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文心》读后感_2400字

(2019-08-07 22:38:25) 读后感

《文心》读后感2400字

笔记:
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重叠法
拟人法
承接和转折要注意
写过的再看一遍 不好的地方完全修改满意为止
表达情感不充分
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在当时展开,而是以一种事后的感觉呈现。行文很简洁,而且有种着急想知道“究竟写了什么”的吸引力。
文章常见3种毛病:1.用词不准确,2.意义欠缺或累赘,3.意义不连贯
游记本来有两种写法。像你所说的,把走过哪里,到达哪里,看见什么,听见什么,平平板板地记下来,这是一法。依了自己的感觉,把接触到的景物从笔端表现出来,犹如用画笔作一幅画一般,这又是一法。前一法是通常的‘记叙’,后一法便叫作‘印象的描写’。”
单就游记说,仅仅‘记叙’,结果犹如画一张路程图;如果能把印象写出,却同画一幅风景画一样,这就是‘描写’了。”
人家看了你的路程图,至多知道你到达过哪里,看见过什么罢了。但是,人家看了你的风景画,就会感到你所感到的;不劳你解释,不用你说明,一切都从画面上直接感到。
像这样截取一段来着手,叫作‘部分的描写’。大概印象的描写同时须是部分的描写。如果要一无遗漏,从出门写到回家,就难免有若干部分是平平板板的记叙了。”
也不限于游记;除了说明文字和议论文字,都可有两种写法,一是通常的记叙,一是印象的描写
我们在学校里表演的戏剧,总是几个人在那里对话,在他们的对话里,把故事的前因烘托出来,让看戏的人明白。一个人独自的时候是很少的,即使有,也大都是简短的惊叹语之类。至于一个人来到戏台上,告诉看戏的人他是戏中的某某人,他的境况怎样,他的品性怎样,眼前他遇到了一件什么事情,那是绝对没有的。这等办法,在情理上原是讲不通的。一个人想去访问张三,旁边并没有别个人,他自言自语道‘我要去访问张三,就此拔脚前往’,这不是痴汉吗?然而戏剧里不这么办,难以使看戏的人明白剧中人在那里做什么,就只好这么办了。
记叙文把人的思想、行动和话语叙在一篇里,那些戏剧呢,把剧中人的思想、行动和话语统教演员唱出来、说出来,不是差不多吗?”
题材是选定的了,‘一·二八’战役。我们现在先要考虑一下,有几个场面是必需的。然后可以确定编多少幕,然后可以确定每一幕的内容。”
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你读书时对于书中某一句话,觉到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某处有关系,是触发;觉到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得到一种印证,是触发;觉到可以作为将来某种理论说明的例子,是触发;这是就读书说的。对于目前你所经验着的事物,发见旁的意思,这也是触发,这种触发就是作文的好材料
文章的好坏,可从三方面来观察,一是文法上有无毛病,二是用辞适当与否,三是思想的新鲜、正确、丰富与否。’
思想内容是靠多读书多体验的,普通人只有普通人的思想,无法可求速效,只好终身修养。一般人平常所犯的毛病是文法的不正与用辞的不当。
我近来于读书或一人默想的时候,每遇一辞,常联想到这辞的相似或相近的辞,使在我胸中作成一个系串。譬如说,见到‘学习’这个辞,同时就想起‘练习’‘研究’‘探讨’‘考究’‘用功’等辞来,见到‘怒’这个辞,同时就想起‘愤’‘恨’‘动气’‘火冒’‘不高兴’‘不愉快’等辞来,见到‘清静’这个辞,同时就想起‘干净’‘清淡’‘安宁’‘寂静’‘恬淡’等辞来。我把这些一串一串的辞在胸中自己细加比较,同一串的里面,哪个范围最广?哪个范围最狭?哪个语气最强?哪个语气最弱?一一要弄得很清楚。
背景的功用,在乎借了周围的环境把事物衬托,使事物的情味表现得更明显。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编戏剧先要规定场面,我想作小说也是这般。
小说的作者还得留意着时令,然后自然景物、人事季节才和叙述到的故事相应。
小说里写一个人物就得有一个人物的性格。同样碰到一件事情,第一个人物非常高兴,第二个人物却看得淡然,第三个人物竟忧愁起来:这因为他们性格不同的缘故。并且一直叙述下去,那三个人物的性格必须始终一贯;即使高兴的变得颓唐了,淡然的变得热心了,忧愁的变得快乐了,也须有可能的因由,无理取闹地乱变是不容许的
可以看出很多的和一般人生有重大关系的意义,所以那是一个宜于写小说的题材。”
须是把这种意义含在故事中间的才是小说。
因为要把意义寄托在故事的叙述上边,所以整个故事的每一个节目都须含有暗示的力量;
作者丢开照抄实事的办法,而根据他的经验,去选择人物,布置节目,创造出一个故事来。
叙事文的本质是事情,叙事便是它的目的;小说的本质却是作者从人生中间看出来的意义,叙事只是它的手段。
可以打个譬喻来说,叙事文好比照相,只须把景物照在上面就完事了;小说却是绘画,画面上的一切全由画家的意识、情感支配着的。”
在你们的经验里,你们一定常常发见和一般人生有重大关系的意义。把捉住这些意义,然后去选择材料,布置结构,这样,你们的小说即使不怎么出色,至少是值得一看的习作,不是单只叙事的叙事文了。”
譬如我们看见一幅很好的图画,想把它记述出来,其时我们回问自己道:记那画面上的景物呢,记那幅画的布局和设色的技巧呢,还是景物和技巧都记?
如果记景物,哪一景、哪一物最引起我们的注意呢?如果记技巧,哪一部、哪一色最受到我们的赞赏呢?
或者准备把最引起注意、最受到赞赏的部分作主,依次说开去;或者准备把这等部分留在最后说,前面先说及那些比较不主要的部分:于是全篇的次第便确定了。
文章的写成,最要紧的自然是‘说些什么’。这是所谓内容。有什么可说了,最要紧的是‘怎样把它着手组织’。这好像属于形式的问题,但实际上却并非可以这样判然划分的。组织得适当,内容就见得完满、充实;组织得不适当,甚而至于没有组织,那就影响到内容,使它不成一件东西。所以,内容靠着组织而完成,组织也就是内容的一部分。
在心中自问:‘如果叫我来写将怎样?’对于句中的一个字这样问,对于一句的构造和说法这样问,对于句与句的关系这样问,对于整篇文章的立意、布局等也这样问。经过这样自问,文章的好坏就显出来了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