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北洋夜行记》读后感_1900字

(2019-09-25 10:22:53) 读后感

《北洋夜行记》读后感1900字

#读都读了不如就写个简单的书评吧# 

  • 第五案,女子不婚俱乐部。这个案子可以说是很离奇了。看完只觉得如果是编的,脑洞真的大,如果是现实,感叹生活比电视剧还狗血。这个故事的恶人们,大多都得到了惩罚。看了几个案子了,很遗憾,那些年代的某些事件,现在也依然发生着,有些人的思维真的是一点进步没有。我觉得金木的这些故事,除了故事本事的可读性,金木给出的观点也非常吸引我。他的很多观点都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比如这个案子前面讲到的“抱团争取的自由是可疑的。嫁与不嫁都可以,前提是想好自己要什么,不是做了某件事就能证明自己是自由的,女孩不要随便去证明什么,尤其不要为男人的立场去证明自己。”这段话放到现在,去看一些所谓女权主义的观点和事件,都是很有意义的。至于裸这件事,我们还曾经历过裸泳且追求性自由的女大学生因流氓罪被判死刑的事件,事件大概发生在1983年,远远晚于文中说的十年,又怎么样呢?观点的变化,文化的发展,都是整个社会慢慢前进的。个人的选择,应出自本心,不要人云亦云,不墨守陈规,也不为了赶潮流而可以追求特立独行,做自己最想要的选择,过自己最舒服的日子。
  • 第六案,妓院命案之一。这个案子的最后,发生了新的案子,看了第七案的标题,大概会接着讲下去。这些案子里的人啊,不是这里奇奇怪怪就是那里奇奇怪怪,也对,要不这样,怎么能叫奇案呢。案子的结尾直接点出了一个心理学,其实现代社会,这种连环包养的故事也时有发生,所以这些案子,放到现在,也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我有时候觉得规范妓院的开设和建设其实也不错啊,有人愿意花钱,有人愿意赚钱,还能有机构定期检查,避免疾病的传播,也是一种控制手段。最可怕的就是没人监管,暗地里胡来,导致疾病的传播。我说的规范建设,是建立在妓女都是自愿,不因为这个而强迫绑架或者拐卖人口,或者衍生更可怕的犯罪。不过妓院开门接客,总有人会违背伦理道德去的,所以说到底,这个东西还是有悖很多伦理道德的,而且真的开设,管理起来应该会很难,风月场所是非多,意外也多。
  • 第七案,妓女碎尸案。这个案子是接着上一个案子的,再次说明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圆形人物。小知己导致了别人的死亡,是间接或者直接,无意或者故意的凶手,但她也有自己的立场,有自己想抗争,并为之付出生命的东西。妓院也好,济良所也好,就像我在第六案中提到的,最开始的设立,是为了规范,是为了救济,但是管理中不知道会遇到什么人或者事,让整个机构跑偏,造成更恶劣的影响。我说的关于妓院的建设,还是太理想化了。就像这个案子中的一些女性,她们可能根本没想明白,周围人一劝或者一威胁,就开始接客了。我依然很赞同作者的观点,悲剧的发生,更多在于制度背后的人。济良所本应该是帮助这些女性的,却利用她们谋利,从悲剧到更悲剧,从悲惨到更悲惨,从一个火坑到另一个火坑。制度规范本没有错,错的是这些制度规范后面的人。
  • 第八案,车夫强奸案。这个案子涉及了五四运动,清廷,洋人,义和团等等历史上的背景和人物。车夫的故事,还原了他当时参加义和团的情形,真实而又血腥。其实当事人还原的真相,也不一定就是真相,有时候会碍于情面,隐瞒对自己不利的情节。不过这个车夫看起来倒是什么都讲了,自己的无知,自己的恶,自己的隐疾,都讲了。从杀人到被杀,就像他说的,一场梦一样,或者了进击的假象中。当杀人就像踩死一只蚂蚁一样的时候,是非常恐怖的,分不清是非曲直,也忘记了这样做的理由,更不去理会这样做是否合理是否正义,只知道杀杀杀。这和一些抵制运动,打砸抢烧是一样的,不再理会问题的根本,只是跟着人群宣泄自己的愤怒而已。而那些愚昧的附体什么的,除了欺软怕硬不懂科学,杀害无辜群众,盲目膨胀而丧命,看起来可恨可恶又可悲可怜。这样看来真的很庆幸自己生活中在和平年代,也更加觉得那些还处在战乱中的人民,真的很不容易,生不逢时。
  • 第九案,圆明园虐杀案。这个故事讲了很多有关太监的事情。现在想想觉得“太监”的诞生真的是反人类,但是居然有人争着去做,真的神奇。为了赎回自己的宝贝,丧心病狂走火入魔,其实也能理解,也许这个东西对于那些人来说真的很重,值得去拼命。但是“既往不恋,未来不迎,活在当下”才是生存之道。人活着,还是看的开一些,凡事不要太贪心,不要走进死胡同,更不要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不要陷在过去的不堪中,努力朝前看。就算过去的日子没那么好,现在也要好好过,不要等到了更远的未来,又感叹现在不应该荒废。现在越来越觉得,日子总要一天天过,该面对的事情总要面对,不如接受它,努力做的更好,努力让自己乐观面对。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