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兰河传(插图珍藏版)》读后感_1200字
(2019-08-23 08:45:21) 读后感 -
《呼兰河传(插图珍藏版)》读后感1200字
这个小镇内,住着萧红最美丽的童年,那些幽美的,忘不掉的记忆。本书以幼稚孩童“我”的视角,借“我”之口去娓娓道来呼兰城里发生的故事。
萧红借“我”之口来说她的祖父,呼兰城里的祖父是“我”最温暖的港湾,祖父的园子和祖父给我做的解馋的零嘴,是“我”童年最美的回忆。萧红在这里寄托了她的童年情思。年岁渐长愈发看清世道无情,唯有童年里祖父给她砌造的失乐园,是若干年之后她流落江湖伶仃孤苦时用来取暖的火烛。
萧红也说呼兰河这个小镇上住着的人们,他们愚昧,封建,落后。他们是一些再普通不过的人们,时间在他们身上似乎是看不到痕迹的,他们日以继日地重复着再平常不过往昔的生活。他们从来不去看望什么未来,只要解决了温饱穿衣问题就满足了。就像是看不到光明的瞎子,虽然他不会看到阳光是多么耀眼,但当阳光铺打在他的眼皮上时,他也会觉得很温暖。这个小镇里的人,走在街上,你仿佛就可以看到他们漫漫人生的尽头,他们是些最平凡的生命。他们好像也知道了这一辈子注定不会再有什么大富大贵的变数了,所以他们也从来不会去奢求什么。
用这段话描述这些平凡的生命是再贴切不过了。——“逆来顺受,你觉得我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我很危险,我却自以为得意。不得意又怎么样,人生是苦多乐少。”
本书以一个孩子的角度,去揭示这个小镇内的封建与丑恶,人性的扭曲,极具讽刺与批判的意味。 呼兰城里的人们,爱占小便宜,也爱看热闹。不买麻花也要去摸一手的油,看团圆媳妇的热闹直到媳妇死掉了,人们看新媳妇热闹的兴致才消减下来。人性是何其的虚伪,大泥坑里产的瘟猪肉最清楚底细。人们明明知道那是瘟猪肉,却都心照不宣的守着这个秘密。老太太甚至为了向邻居证明自己是懂规矩的人,不惜打自己一贯疼爱的孙儿的屁股。他们无情,他们冷漠,但他们谙熟群居社会人的生存守则,并一丝不苟的执行着。他们看上去自私自利极了,事实上,他们比看上去的更自私自利。他们只关心自己的生活,为了调剂他们生活的无聊与单调,他们需要一些谣言与别人的不幸进行消遣,这些东西可以在他们死水似的生活中掀起一些浪花。于是,他们成为了麻木的看客,通过消遣别人的不幸来满足自己的安慰。
呼兰城里的人们本质上是善良纯朴的但同时他们也是愚昧无知的,所以他们成为封建腐朽文化观念与封建迷信的帮凶,小团圆媳妇的死,呼兰城里的人难辞其咎。小城里的人也是封建腐朽制度残骸的被迫害者,他们的冷漠与麻木使他们受着迫害而不自知偏为虎作伥,这是他们的可悲,也是他们的命运。
读这本书,里面童真童趣的描述会让人感叹孩子眼中看到的东西是如此的真,同时更让人深思,是什么导致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变得麻木不仁?《呼兰河传》写的是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生存的状况,反映的是封建腐朽思想的残骸对人的毒害,人们被它迫害着,却也在做它的帮凶去迫害别人,借以打发无聊的日子。他们自私自利,虚伪不堪,麻木不仁,冷眼做看客,这就是悲惨世界给小人物的悲惨设定。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