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当机立断:通过“数字·事实·逻辑”做决定》读后感_2400字

(2019-09-11 03:42:49) 读后感

《当机立断:通过“数字·事实·逻辑”做决定》读后感2400字

我挺喜欢这本小书的,平实的语言却一针见血,一看就知道是很有阅历的人做的事,尤其是在讲「工作的意义」那个部分,对我来说真是醍醐灌顶。另外本书也让我第一次瞅见日本人做事的风格,真的太让人舒服了,感觉也深受启发。因为很喜欢它,我决定临时起意写一个书评,你如果有关注着我的动态,应该不难发现,我已经很久很久很久没有写书评了,我一般只写自己很有感觉的书籍,这本书让我颇有感触,搞得我手痒必须写篇书评才能睡觉了。推荐你看,原书看点是「企业文化」、「如何理解工作中的决策」以及「日式做事风格」,书的内容不多预计你一个小时左右就能看完。
以下是正式的书评部分:
日本生命网络人寿保险公司是日本首家「互联网寿险公司」,它的诞生掀起了日本保险行业的革命浪潮,生命网络人寿保险的创始人「出口治明」先生,从公司创立之初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挑战,应对系列挑战,出口治明先生以创新和大胆、果断的决策风格闻名,如:他批准了一个看似滑稽的营销方案,这个方案是这样的——某知名人士要买保险,投多少由一只鸽子说了算。是怎么操作的呢?由出口治明先生在三张纸上分别写下1000万、2000万、3000万日元,然后把这三张纸折成三个小盒子,里面放着品类不同的豆子,然后把这三个盒子放到河边,飞来的鸽子先把哪盒豆子吃完,就买对应的金额的保险。
还有,日本保险公司不给怀孕27周以上的孕妇买保险,因为保险公司认定这是一个“稳亏”的业务,他们是这样算的:孕妇的正常怀孕周期是38-42周期,也就是说一个怀孕27周以上的孕妇最多买三个月的保险,我们假设这名孕妇每个月交5000日元好了,她最多只会交15000日元,如果她死了能得到多少赔偿呢?是3000万日元。15000日元 vs 3000万日元,数学再不好也算得出其间的差异,于是保险公司的做法是不给怀孕27周以上的孕妇买保险。但是出口治明先生却打破这条行业规则,孕妇即使怀孕超过27周,也仍然可以在生命网络人寿保险公司买保险。
老板如果要和用户建立联系,传统的做法是把要说的话发给董秘或者公关,润色后再发出来。出口治明先生60多岁的人,却用时髦的推特直接和用户沟通。话说,我就是看到这里,被日式做事风格震惊到的,书里说「我推特上的顾客咨询是一名20多岁的员工随手做的。他随便上传了我的一寸照片注册好,突然对我说:“密码是这个。从今天开始每天默念五次。”我问:“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这样可以跟客户直接对话。”又说:“出口先生您不是老说‘小诞生,大培养’。推特是免费的工具,比较麻烦的初期设置我来做,您只要负责交流就可以了。用这个试试,如果有意思的话就继续做下去,难道不是这个道理吗?”」,我看完真的很触动,这员工的做事风格太积极主动了,牛逼。(想想大部分的职场人士的工作环境吧,经常说“我说了呀,我没有办法呀,老板不愿意呀,老板不同意呀”这样说得好像老板是傻逼一样,能把公司做好的创意他能不同意做吗?往往很多时候都是员工自己没有说清楚,或者还不够积极主动)。
一定要理解“做出正确的决定”和“使决定通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首先,让自己多数时候正确,其次,多数正确被执行。
说回本书的主题,如何当机立断,果断做出选择?出口治明先生讲了一段朴实无华,非常关键的话,他是这样说的:我们并不会将关系公司存亡的工作交给部下,因为这相当于是超出其能力范围的风险。
再品味一遍:我们并不会将关系公司存亡的工作交给部下,因为这相当于是超出其能力范围的风险。
深深的感受一下:我们并不会将关系公司存亡的工作交给部下,因为这相当于是超出其能力范围的风险。
我感觉出口治明先生真的是真相了,站在CEO或者董事会的位置,他们真的不会把决定公司生死的大事交给某一位员工做,这是愚蠢的,员工没有那个能力去承担如此大的风险。从员工角度来理解一下这件事,也就是说,员工不用凡事等到100%的把握才采取行动,有六七成把握就可以开始行动了,尤其是在机会市场里,如果你入的太迟机会就没有了,越早犯错越早总结经验。
我觉得这也是本书的宝贵之处,他没有引入什么复杂的理论或者案例,就是以最诚实的商业道理,指出了一件员工经常会忽视的事情——公司不会把生死存亡的决策交给你来做,你要做的是在六七成把握的时候,抓住机会快速执行。
当然,本书也不是纯成功学或者鸡汤类的书籍,出口治明先生提到了一个辅佐创新和决策的思维工具,就是「用数据说话」,这里我不想多说了,数据思维这几年中国炒的很火,书里面也列觉了几个有趣的例子,不妨自己看看。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从选择困难的苦海里早日登岸,我用出口治明先生的对工作意义的理解来结束这个书评吧:
“工作只占30%”,这当中是有根据的,先从“人一生中有多少时间在工作”开始说起。假设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一共有80年的寿命,在这当中,即使其从事的工作再怎么加班,最多也只占一生中的2~3成。那剩下的七成时间在干什么呢?当然是吃饭、睡觉、玩耍和养育子女。
既然如此,人生中最重要的事难道不是在这些“吃饭、睡觉、玩耍及养育子女”的时间中和谁一起度过吗?寻找陪伴自己一起度过私人时间的伙伴、搭档,比工作难得多,而且对人生的影响也更大。
既然如此,如果说人的一生中工作时间只有30%,那么工作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既然没有什么大不了,那就尽情地干下去便是。
有些人或是事业失败,或被上司讨厌就觉得前途渺茫,就是产生了这种误区,认为工作在人生中占有90%的重要性。
都读到这里了,说明你对我的书评很感兴趣,好吧,再送你一个结尾彩蛋,我把书中值得反复玩味的几句话摘抄下来了:
1. 一定要理解“做出正确的决定”和“使决定通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
2. 说自己“没有时间,办不到”的人,往往没有给自己制定规则。他们总想着“有时间再做”,到最后什么也没做成。
3. 我们并不会将关系公司存亡的工作交给部下,因为这相当于是超出其能力范围的风险。
以上,感谢阅读。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