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刀锋》读后感_2300字

(2019-09-04 00:06:06) 读后感

《刀锋》读后感2300字

说这是一篇书评,不如说是一篇杂谈

这毛姆,我迫切地想要看到关于拉里的一切,他却东扯西扯,终于扯到全文最想看的部分,他却说读者可以忽略这一章。

说起来,书里就两个词语,一个叫物质,一个叫精神,奇怪的拉里,与周围人格格不入的拉里,让周围人都不能理解的拉里。周围人追求的大都是物质生活,一生游走于上游社会的艾略特,以被人敬仰和尊重作为自己的生活目标,最后临死前都是被是否被邀请进入宴会而主宰自己的悲喜!我并不论断这样的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但这样的生活其实不过是我们的生活的极端化,你看,我们不就是在这样的物质生活里,摸爬滚打,在别人的羡慕或敬仰里活得艰辛不已。说起伊莎贝尔,我竟然也无权批判,她选择了高贵的物质生活,她一直声称自己是最爱拉里的人,她爱的却不是他的全部,她爱的可能是那个被众多女孩喜欢的拉里,顺从的拉里,皮囊好看的拉里,可是当拉里把自己梦想的精神生活完全呈现给她时,她吓跑了,逃避了。她自诩为是对他的成全,这样的虚伪的背后,难道不是对于物欲的追求吗。好多姑娘最初说要嫁给爱情,最后却还是嫁给了金钱,怕是一种人吧。说起苏菲,看到这个角色的出现,刚开始非常感动,仿佛重见安琪儿和何西阿,可是不一样,我们的拉里,仅仅是出于自我牺牲的精神,想要拯救一个失足少女,一个童年玩伴的心,最重要的是他们之间没有爱,拉里不是何西阿,因为他还不懂得上帝之爱,所以这样的悲剧结局,也是情有可原的,或许伊莎贝尔不插手,苏菲最后也会陷落在其他的地方,爱是大于一切的情感的,大于感恩,大于期望,不难看出,苏菲在和拉里在一起的时光,戒烟戒毒的时光是难熬的,是违背她的自由的。也没有得到真正的爱。可是还是要生伊莎贝尔的气,她口口声声的爱,不过是被爱的感受,是占有,而不是希望他幸福。

至于格雷这样的角色,许多人大概觉得既搞笑又同时能找到共鸣吧。他是一个卑微的爱的人。在他的眼里,伊莎贝尔是他的王,是他敬仰与崇拜的一切,伊莎贝尔嫁给格雷,一方面是物质生活的吸引,那另一方面,就是因为他知道他的卑微与至死不渝的爱。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卑微的格雷呢。他是一个缺乏安全感与价值的人。这就是我们这个社会许多人的缩影,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当他面临失败,面临打击,面临破产与失业。他变成了那样一个木偶,严重的头痛病,其实这个人不过是那个社会价值观的牺牲品,当你不工作,你就是没有价值的,你给不了你爱的人想要的物质生活,你就是永远抬不起头的,你失败了,你就一败涂地,再也回不去了。多少人像格雷一样定义自己的价值在所完成的事业上,以至于失去自己的价值,试想,如果有一天,你的成功,你的名誉统统离你远去,那你的生命就没有价值了吗?这样的说法就意味着刚出生的婴孩,以及失业的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就没有价值了吗?我们有价值,不在于我们做什么,而在于我们爱人同时被人爱。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的含义也在于此。感叹一句,这样的人生,其实一直都是配角,连自己的生命,他也不曾做过主角儿。

至于后来作者所认为的完美结局,他们又进入了完美的物质生活,这就是他们生命所追寻的,其一,物质生活留不住,最后描述的欢乐的社交家庭的样子,我竟突然联想到的,是艾略特死前的样子。其二,伊莎贝尔,她的美永远是残缺的,她一生不得所爱,无论多么富足的物质生活也不能弥补灵魂的欠缺。

言归正传,说说我可爱的拉里吧,这个一生在追求精神而非物质的小伙子,首先,他很幸运,在战争中经历的死亡的威胁与恐吓没有将他打垮,周围人的目光与观念没有使他屈从,大量名著哲学,大量的生命中的贵人,一步步的帮助他去找寻,其实这一切的根源,要感激他自己,那样一颗善于思考的心,追求自由与真理的心,他最终得自由,心里特别为他开心。而他所有关于宗教的疑问也是我的疑问。看到拉里开悟的那一节,激动的不行,为他找到那样的境界。也非常钦佩他的毅力与勇气,从不停止的寻求与盼望,我们哪里能放得下青梅竹马,舒适的物质生活,甚至是自己应得的财富,如果寻找自由必须以这些为代价,更不用说这其中的辛苦与煎熬,那么自由的代价是沉重的,但我也确信,自由的感觉是甘美的。那个创造之神,在所有宗教最终是共通的。他在这本书中在那个时代,就像是一盏独一无二的灯,别人看他奇怪,可是真正寻求真理的人会被他吸引。因为,那种宁静,平和,力量,幸福会由内而外去吸引很多人。作者用一句话点了睛,世人都在物质中寻找快乐,可是真正的快乐需要在精神中寻求。拉里成功了。看到这些,想到了一直在寻求的我,一时冲动放下一切去像拉里一样,去自己想要去的地方,偶遇智慧的人,被大师提点,再自己去经历与思考,再想想自己的生活,又觉得好遥远哦,放弃目前的生活已经是一个很挑战的事。好在,他给了我们第二条路,出家遁世不是唯一方法,割舍自我才是根本。特别向往那种宁静,平安,节欲的状态,毛姆说欲望不需要节制,它们是人享受生活的本能。而拉里说,节制欲望才有利于我们投入更多在精神世界的丰盛里。很被鼓励,也勉励自己无论在哪里,过何种生活,都不要被物质化,不要做欲望的奴仆。永远怀一颗赤子之心,坦诚地面对生活热爱生活。

其实,虽然作者好多废话呀,看的我好着急,但还是觉得这些角色一个都不多余,拉里因为他们而鲜活,他们因为拉里而生命更加厚重,挺完美的!

有时怀念以前傻乐呵的日子,自从开始思考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就会有时痛苦不堪,非常迷茫,感激一路上遇到这么多人,这么多书,不同的书,杂乱无章却各有教益。一路行,一路探索,盼望有一天得自由。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