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翰·克利斯朵夫(全3册)》读后感_800字
(2019-10-01 07:52:38) 读后感 -
《约翰·克利斯朵夫(全3册)》读后感800字
《约翰克里斯朵夫》的一百万字,并不觉得很冗长,除了一些政论部分。罗曼罗兰用克里斯朵夫一段段的挫折苦难、一次次美好而无果的爱情作为悬念把我吸引着读下去。另外随着克里斯朵夫的游历,铺开了欧洲人民在那个时代的“斗争”。
除此之外,这一百万字的故事按时间顺序流淌,脉络清晰,调理通顺。不像后来威廉福克纳的意识流流来流去,让人读不明白。所以这类经典,只要坚持:吃饭洗碗收衣服上厕所开车锻炼一直听着,总能走到终点。
傅雷和罗曼罗兰那个年代的文字是优美而充满激情的。和后来海明威的极简形成鲜明对比。文中常常出现猛击人心的隆重的词汇:人生、人民、暴烈、欢乐、幸福、痛苦、苦难……
最多的还是:追求真理。
我一直没太明白克里斯朵夫追求的真理是什么。我认为我也是追求真理的,但我的真理一定是他摒弃的另外一边。他看不起的布尔乔亚的软弱、贪婪、追求享乐正是我不知不觉活动而舍不得丢弃进而抱着牢牢不放的。老实说,克里斯朵夫一生贫困,不怕贫困而坚持自己的道路,恐怕是追求真理的一部分,这里的“真理”应该是安贫乐道的“道”,我战战兢兢的觉得,我乐道,但难以安贫。太冷太热太饿太累都难以忍受。
看了贝多芬传之后,我就用贝多芬的音乐来想象克里斯朵夫的音乐,然后又躺枪了。贝多芬的暴风骤雨般的激情很可敬,我还是忍不住爱着他摒弃的小资产阶级情调,喜欢浪漫派大师们的靡靡之音。
不过,总的来说《约翰克里斯朵夫》还是非常励志的,充满了生命力、激情、正义、力与美。塑造了一位座右铭型的伟大音乐家的伟大成长文学。所谓座右铭,就是读起来激情四射,放在桌上就做不到的榜样。即便如此,人类还是需要座右铭,还是需要约翰克里斯朵夫般的受苦受难的伟大人物,因为就像星爷说的: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分别。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