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风筝的人》_精选读后感_600字
(2020-01-07 20:49:43) 读后感 -
《追风筝的人》_精选读后感600字
显然,小说的内容远不像书名那样轻松浪漫,那么美。小说讲述阿富汗半个多世纪以来动荡下一个家族的起伏兴衰和颠沛流离,也通过喀布尔这样一个具有代表性家庭的遭遇反映了阿富汗半个多世纪的悲惨命运,展示了在政治、宗教、教派冲突,族群割裂,侵略与反侵略,外部势力干涉和争夺等多元复杂背景下,亲人之间、主仆之间、族群之间的爱恨情仇和人性的反思和救赎。
我不同意人为地赋予“风筝”更多的寓意,不知道作者是否有此初衷。就权当“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最美好的回忆和希望所在,这应该是最好的注脚,无他,我以为。
说到希望,这也是我们最该关切的。无论这部小说多么曲折感人,它也只是叙说,叙说不幸和苦难,夹杂人性反思和挣扎。那么阿富汗苦难的根源在哪里,阿富汗有没有希望,希望在哪里?这也更深化了我对这本小说就是一个旁观者、一个逃离者的著述的认识,我无意指责无奈离开故土的逃难者,但阿米尔的感同身受和思想毕竟不同于仍生活在这个不幸土地上的人,不同于哈桑,甚至不及索拉博,犹如那个将军,他也在时刻准备着,但是待到别人收拾好旧山河,他再回去为国效忠。不知是否作者这种身份局限,小说的笔触没有更深的触及这些我们承认确是很复杂也许永远没有答案但很有意义的问题。索拉博最终被带离梦魇的故土,但却成为美国这个光怪陆离世界的一个失语者。
所以,尽管这部小说畅销,但还不那么伟大。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