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的故事》读后感_1000字
(2019-10-03 17:10:14) 读后感 -
《人类的故事》读后感1000字
初心是好奇人类有着怎样的故事,本书又会以怎样的角度去讲述人类的故事,与单纯的讲解历史会有怎样的不同。
看的过程喜悲参半,人类如何从动物成长为人,并且克服重重困难站上食物链的顶端,这一过程看得充满骄傲,原来我们也曾如此智慧、勇敢;然而从某一部分开始,感觉我的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骄傲的情绪不再,时而愤怒,时而羞愧,后来想想想,大概是从罗马帝国衰亡开始吧,这一与课本吻合的世界古代史部分,感觉都是人类之间互相斗争、残杀的故事,作为佛系青年虽然理解这些历史,却实在认可不了。后来在译者记部分得到了感觉变化的证实,“房龙的初衷显然是趁早让孩子看见历史中人性的自私、愚蠢与邪恶,教他们懂得善良与宽容的重要。他下笔的分寸,在一路写到罗马帝国衰亡时都还是适合孩子看的,但是到了宗教改革以后,书写的走向就由不得他了。”
还有一个感受就是,与其说本书是“人类的故事”,不如说是欧洲的故事,全书只有一章讲解了一下亚洲,还只是宗教——“佛陀与孔子”;讲解美洲的部分也就只有一两章(全书共66章)。理解其中的缘由,毕竟直到目前,欧洲对于整个人类的影响力仍是巨大的,更何况是作者写作本书时的一战刚结束的时候。
读完这本书内心是忧郁的。一直觉得人类前期的进步可谓神速,也时常惊叹于远古时期人类的智慧;然而,总觉得几个时期过去了,人类始终热衷于相互之间的厮杀,整体在思想上的进步几乎停滞不前,这么发展下去人类会如何书写接下来的故事呢?会像《三体》那样吗?“《人类的故事》出版都快100年了,世界也彻底改头换面了好几次,但是人性却无甚长进,人类仍在奔向一个随时可能砸锅的忐忑未来。”
最后,引一段房龙自己的话,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段话来鼓舞自己吧——“我们是碰巧生不逢时,还是正好躬逢其盛,这完全依你的看法而定。但是那些生来具备了勇气与上天恩赐的好奇心的人,却完全有理由感到满足,因为时代给了我们机会,我们是目击者,正见证着历史舞台上最引人入胜的一幕。就我而言,我依然信仰着人类的终极命运,相信人类社会这些无休止的剧变与动乱是一个新时代的序章,在那个新时代,人类终将因信念而鼓足勇气,终将无畏地摆脱自己最可怕的敌人——任性的无知,以及精神上的极度怯懦。”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