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兄弟(第3版)》_精选读后感_1100字

(2020-02-11 21:26:14) 读后感

《兄弟(第3版)》_精选读后感1100字

没有一读完就写评价,怕被当时的情绪掩埋了内心深处的感受,夜这么静,我想起了宋平凡。
故事的大概内容可以百度,比起故事本身,我更感兴趣的是余华是在什么背景下写完这本书的。在写了《许三观卖血记》十年后才创作了《兄弟》。
“余华坦言,是一位欧洲记者启发了他对《兄弟》的创作。1995年他开始写《兄弟》,后来没写下去。因为他那时感觉到中国社会跟文革时期相比已变化很大,不知道怎么写。2000年他接受外国媒体采访时,从一位记者对于中国时代变化的提问中,明白自己应该开始创作该小说。回归小说领域的余华,原本计划写10万字的家族小说,但创作过程不顺利,始终找不到正确的思路。从美国访问回来后,他决定改创作一部10万字的小作品,没想到最后成了这部《兄弟》”——引自百度百科
其实这段文字也是由一位记者从对余华的采访里提炼出来的,也有一些东西未曾提到。《兄弟》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解释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性的泯灭,下半部分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人性在社会中的扭曲与抗争。作者借用苏妈之口说出“人怎么会这样狠毒啊!”表达了作者对六七十年代各种残酷现实的抨击。
余华用小说背景时代的流行语来体现时代特征,使用粗俗的语言将文革时期对物质需求和性的压抑与改革开放之后的反扑现象真实地写出来,用夸张反讽的手法写出了这片大地上那个时代的特色。
看完到现在,过去一个多月了,留在大脑里最大的问题就是——人间真有宋平凡这样的人吗?我觉得是有的。
钦佩他对生活的热爱,面对磨难的坚强。当被批斗一天之后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的他可以静静的快速调节自己的情绪,不把自己的痛苦带给家人。文中这样写道“这时候李光头和宋钢都不敢说话,他们耐心地等着,他们知道当宋凡平洗完脸,又把木牌擦干净后,就会变成一个高兴的人,就会和他们说很多高兴的话”。当家里被抄被砸,夜晚来临时,依然可以心中有光的告诉兄弟俩:“太阳没有了,还有月亮。”带着兄弟俩一起去了海边。当初他能跳进粪池里掏出光头他爹,不顾周围人的闲言碎语和臭味冲天的恶心,把尸体背会光头家,放在床上。他能在和光头娘李兰结婚时,大方地给大家介绍的是这是我的爱人,他可以在进球后,当着数千人的面举起李兰。多么完美的一个人,他知识渊博,善良勇敢,努力上进,帅气有爱,我喜欢这个角色,希望能成为这样的人,用自己的光去照亮自己和周围人的世界。
整本书中,出现了很多次“你会有好报的”,表面看来有些就是赤裸裸的讽刺,但仔细想想,也真的是因果循环,每一位伸手相助的人都有了与之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福报。通过一对兄弟的成长史,两个家庭的故事写出了一个时代的悲剧。
善良是一种选择,无论何时何地。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