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拖拉一点也无妨:跟斯坦福萌教授学高效拖延术(精装珍藏版)》读后感_1000字
(2019-08-03 04:15:59) 读后感 -
《拖拉一点也无妨:跟斯坦福萌教授学高效拖延术(精装珍藏版)》读后感1000字
“结构化拖延:由于没有做某些事,从而做成了不少别的事”
现在可以看到很多成功学的书,到处也都有遵循成功学方法从而成功的例子。“拖延症”不可否认大多时候都是不好的。作者说的“结构化拖延”到文章最后都没有说什么结论。不过我自己觉得。短期内的拖延症是不可取的。但是如果你在做的事情你认为长期来说是正确的,那我觉得可以采取“结构化拖延”这种做法。毕竟可以让自己感觉愉悦。
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想让结构化拖延者的自我感觉好一点儿,而不是把他们改造成不拖延的人。如果拖延让你感到不快乐,那你就去寻找快乐的东西。或者就改掉拖延的状态。重要的是,要享受人生。
爱拖沓的人总是要耗到最后一分钟,等到“不能再拖的确定无疑的”截止日期就要找上门来时,才把活儿交出去。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我最大的困扰就是如何通过自己这一关。但是往往这种情况我都可以给自己和别人一个完美的结果。这种情况多了,也就更让我自己觉得这么做既能让自己感到愉悦,又能完成任务。何乐而不为。
关于音乐:
有时候不能集中精力做一件事的时候,有了合适的音乐,你就能顺利开始接下来的事情。不过此处有个潜在的危险。你可能会决定在动手做一件事之前,先从音乐库里把合适的歌找出来,结果你就埋头整理音乐去了,忘了要做的这件事。
这个情况真的有可能。我的解决方法是听电音,YouTube那种视频很多都是一个多小时连续不断的电音,这样就不用去选听什么歌,也不会让你感觉中间有切换音乐的停顿。也就可以一直持续工作(至少在换另一个视频前都可以集中精力不中断)
关于网站:
有时候会在聊天群或者别的地方看到一些相关的网址,点开这些链接,简直就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很可能花了好几个小时,在网页间转来转去,结果蓦然抬头才发现已经日落西山,一天已经过去。
之前经常可能就因为一个小东西,就在浏览器里跳来跳去打开了几十个网页,等意识到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若干小时。然后告诉自己不能再看了,我的做法是:在意识到自己该做正事的那一刻开始,就认真研究完现在打开的这些网站,该收藏的收藏,该看的看完。然后一个一个全部关掉,直到关掉那个罪恶的源头就开始干正事。
这样做有时候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积累起一些专门的小资讯,比如什么新的好玩的工具。这些东西偶尔会派上用场,充当谈资。但是更多时候需要控制好“度”。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