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奇迹男孩》_读后感_800字

(2020-01-21 16:23:19) 读后感
  • 《奇迹男孩》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奇迹男孩 读后感(3)篇
  • 奇迹男孩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 《奇迹男孩》读后感_900字
  • 《奇迹男孩》读后感_900字
  • 《奇迹男孩》读后感_500字
  • 《奇迹男孩》_读后感_600字
  • 《奇迹男孩》_读后感_700字
  • 《奇迹男孩》_精选读后感_700字
  • 《奇迹男孩》_读后感_400字
  • 《奇迹男孩》_读后感800字

    2020   Book    1
    这是我看过的第一本完全的复调小说。作者用复调的方式来写奥吉的故事:第一章叙述者是奥吉自己,第二章换成了奥吉读高中的姐姐维娅,第三章是唯一跟他要好的女生萨默尔,第四章是杰克,第五章是维娅的同学和男朋友贾斯汀,第七章是奥吉与维娅共同的好朋友米兰达,第六章和第八章又回到奥吉的视角。六个孩子,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视角来看待、描述、理解奥吉,对奥吉的命运和遭遇进行多侧面、多方位地剖析和解构,人物与情节环环相扣、息息相关,构成了一个立体的中学生交往图景。可以说,几乎每一个孩子都可以从中找到自我的投射。
    特意上网查了一下什么是复调?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复调小说”的概念是现代文论的一个重大飞跃,对读者反映论、接受美学、解构主义等都有深刻影响。
    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怪兽都聚在一起了”一章中,作者也用了复调的手法:孩子自己的陈述,孩子班主任的陈述,孩子妈妈的陈述,孩子的家教的陈述。当时第一次看到这种多人物多角度的陈述,还觉得这个作者很厉害,原来复调这种文学手法中外都有,而且很早就有了。看来,还是得多读书。
    这本书,除了教会我“对待他人永远比我们应该的更友善一点”之外,对于一个母亲,我更欣赏奥吉得父母与孩子相处和交流的方式。“苹果不会落在离苹果树根很远的地方”,有什么样的父母有什么样的子女。我很喜欢只有他们之间的小游戏,比如,用数字给一天的经历打分。
    我也很喜欢布朗先生。他是一个叫历史的老师,每个月都会分享一个信念。信念=真正重要的事情的准则。布朗老师要求毕业很多年的学生给他寄信念明信片。一个老师怎样才算好的老师?多年后,当学生回忆学校时光,还能想起什么样得老师?罗振宇在2020跨年演讲上说:教育的本质是人点亮人。希望不管我们是什么身份和职业,都能点亮别人。

  • 《奇迹男孩》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奇迹男孩 读后感(3)篇
  • 奇迹男孩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 《奇迹男孩》读后感_900字
  • 《奇迹男孩》读后感_900字
  • 《奇迹男孩》读后感_500字
  • 《奇迹男孩》_读后感_600字
  • 《奇迹男孩》_读后感_700字
  • 《奇迹男孩》_精选读后感_700字
  • 《奇迹男孩》_读后感_400字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