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虚无的十字架》_精选读后感_1300字

(2020-02-03 17:57:10) 读后感

《虚无的十字架》_精选读后感1300字

成年人犯错以后,谁能够真正地审判你?
法律?相关人士或无关的公众?亲人?受害者?抑或是你自己?
东野圭吾的《虚无的十字架》充分探讨了这样一个道德问题。
故事是这样婶儿的:爱女被杀害的道正,因为伤痛的记忆无法和妻子继续生活下去,几年后,他接到一个刑警的电话,被告知自己的前妻小夜子也被人杀害了。经历再次伤痛的他,开始追溯这几年妻子的形迹,发现妻子原来一直在研究、反对“取消死刑法”。他发现妻子的著作中,探讨了四个陷入“偷窃瘾”的女子,不同于前三者是因为逃避自我或者现实的原因,最后一个女子井口纱织确实因为某个不可言说的秘密。他在妻子的住处,也发现了一些相片,诡异的是相片拍了一处奇怪的森林——青木原树海,青木原树海位于富士宫,而富士宫原来也是杀害妻子的凶手女婿仁科史也的家乡。同时,故事有两条线路,第二条线路,讲的是仁科史也的故事,他是个年轻有为的儿科医生,偏偏他的妻子是个懦弱、胆小、毫无作为,且因为被人骗财骗色、未婚先孕的女子,他们相遇于青木原树海,一个是为了自杀、一个是为了祭奠,最终医生在救赎了她以后,还向她求婚了,不仅接受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孩子,还接受了一个不可理喻、蛮横无理的岳父。当道正来找寻仁科史也时,仁科史也道出了真相:原来他的岳父杀人的目的,不是为了抢劫,而是为了隐藏另一个二十多年前的凶杀案——年轻的仁科史也和井口纱织偷尝禁果、未婚先育,为了不被发现与责罚,亲手杀害了刚出生的婴儿,而且将其埋在了青木原树海。道正的前妻小夜子坚持杀人者受刑,结果被偷听到的仁科史也的岳父杀害。
故事设置了三重杀害,第一次是道正的女儿被入室抢劫的恶徒故意杀害,虽然恶徒最终被判死刑,但是这个结果并未给夫妻两个卸下痛苦的包袱,反而罪犯在判刑的最后那副麻木不仁的样子给了他们深层的打击与思考,也就是说:对于罪犯来说,法律所判决的死亡或是无期徒刑是否真的有意义?在这场刑法中,死刑给死囚并未带来任何意义,对于被留下的遗族只有深沉的无法愈合的创痛;
第二次杀害,是二十多年前的那个无辜生命的陨落。杀害的双方是他的亲生父母,没有其他人知情,也因此没有人在法律上判决他们,但是他们却因此背负了沉重的道德枷锁,母亲堕落了,无数次自杀、偷窃、被辞职,最终只是个色情按摩店的店员;父亲一生背负着血债,他扛住了,成了一个儿童科的医生,通过拯救无数次别的孩子来救赎自己,甚至他的结婚,也源于一场偶然的救赎,永远在还债。这两次杀害,一次没有外在的审判,罪犯对自己的罪行毫无审视,一次没有任何外在的判决,却使得犯罪双方一辈子挣脱不出内心的重负。因此,作者想问的是:
死刑是否有意义?
如果入狱者、受刑者对自己的过错,毫无愧疚之心,死亡、无期徒刑的受戒对于他们来说又有何意义?
但是,要消除死刑么?这更是一种对于受害者、受害者亲人的再次伤害。
因为其无解,所以故事的结尾,第三重杀害的凶手刑罚如何、二十年前的案子的结果,作者都没有给我们答案。
正如小夜子的著述总有犹疑,作者何尝不是?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