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厢记(精注插图本)》读后感_1300字
(2019-09-03 12:33:52) 读后感 -
《西厢记(精注插图本)》读后感1300字
在红楼梦和牡丹亭里均多次出现的西厢记,这让我产生了深深的好奇,深入了解之后才得知西厢记的原型其实是唐朝大诗人元稹为自己的初恋而写的《莺莺传》也叫《会真记》。在西厢记里故事的结局是浪漫美好的,崔莺莺和张生最终相依相守,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是在莺莺传中,张生最终还是抛弃了莹莹,奔向富贵名利场。
偶然间翻开了元稹的诗词,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包含了真切的情感,不禁对他产生了探知欲,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才会有如此放荡不羁的一生?不是说一个人一生的真爱只会有一个吗,那为什么在元稹的身上看到了不同的答案?
元稹与崔莺莺相识在少年,才貌双全、冰雪聪明的崔莺莺让元稹一见倾心,分开后的很多年以后莺莺的一颦一笑始终深深印刻在他的灵魂里,这从其遗留的作品便可窥知。权衡得失,放弃莺莺而娶韦丛,也许是这一选择受良心的谴责,也许是对初恋情人的难以忘怀,在很多年以后,元稹以自己的初恋为原型,创作了传奇小说《莺莺传》,即后来《西厢记》的前身。
元稹大概也是真的爱着崔莺莺的,但忧伤美好的初恋像春光一样无法羁留,他亦不过是陌上观花,所以心怀眷恋而不哀戚。所有的诗人都是一样,他们年年伤春复悲秋,却年年伤春再悲秋,是爱恋春光秋色,还是爱恋年年岁岁不期而至的情绪,谁也说不清。或许只是习惯了在某个时刻去做某件事来证明自己的存在。爱,有时候只是某个时刻的某种需要。那留下的那个人呢?
元稹和妻子韦丛的半缘情深为人津津乐道,元稹曾经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千古传诵的佳句,就是元稹悼念亡妻韦从而作的。她不仅贤惠端庄、通晓诗文,更重要的是出身富贵,却不好富贵,不慕虚荣,对元稹也是百般体贴,对于生活的贫瘠淡然处之。数年后,韦丛因病去世,元稹对妻子一直有深切的思念和无法释怀的悲伤,韦丛与他同苦七年,却在他即将飞黄腾达的时候离开了他,而元稹能做的只有祭奠亡故的爱妻,以及在诗中写下自己的思念。
元稹和唐代才女薛涛的爱情故事是中唐文艺界最出名的爱情故事之一,虽然这场爱情是无疾而终,但正因为没有结果,反而更有“余味”。薛涛才貌过人,不但聪慧工诗,而且富有政治头脑。虽然身为乐伎,但心比天高。 与元稹第一次见面,薛涛就被这位年轻诗人俊朗的外貌和出色的才情所吸引。两人议诗论政,情谊渐深。虽然最后结局依然是劳燕分飞,关山永隔,薛涛也能想明白,并不后悔,很坦然,没有一般小女子那种一失恋便寻死觅活的做派。于是薛涛从此她脱下了极为喜爱的红裙,换上了一袭灰色的道袍,她的人生从炽烈走向了淡然,浣花溪旁仍然车马喧嚣,人来人往,但她的内心却坚守着一方净地。
三十六岁时续娶裴淑,亦为大家闺秀。
他并不负情。“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不是负情之人可以写出的诗句。只是爱情,更像是邂逅一场盛景后,摆出的美丽苍凉的手势。
这样看来,世间的情情爱爱大抵都是如此,何必太执拗。崔莺莺之后的再也不见,薛涛的脱下红裙换道袍,虽然让人唏嘘,但也令人敬佩。没有一种生活高于另一种生活,都不过是自己的选择罢了。再好的猪油,时间久了也会变味,留有缺憾才最美!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