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百年孤独》_精选读后感_2100字

(2020-02-14 23:21:06) 读后感

《百年孤独》_精选读后感2100字

《百年孤独》以孤独为名,作品中布恩迪亚家族的人们也确实各有各的孤独,并且这份孤独千姿百态各不相同。往小处说,布恩迪亚家族的人是孤独的代名词,往大处说,纯朴封闭的马孔多小镇在如飓风般侵蚀而来的新世界文明面前又何尝不是孤独的呢?

初读本书,先是被书中的人物名字搞的头大如斗,拉美地区有给孩子们取相同名字的传统,而书中的布恩迪亚家族也一贯喜欢给家族成员重复命名。毫无疑问,这一传统对国人来说是相当不习惯的,增加了阅读难度,很容易让人感觉谁是谁傻傻分不清。但是度过了初期的“名盲”之后,往往被书中的故事、人物的孤独所吸引,不能自已。

书中以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命运为主线,以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穿插了很多不可思议以及拉美地区的重大史实,使故事变的如梦似幻,亦真亦假。在这一点上,与《红楼梦》有异曲同工之妙。

布恩迪亚家族的成员各自演绎着他们孤独的一生,家族成员众多,我便不一一赘述,只选几个印象深刻的简单说一下。

第一代布恩迪亚的妻子——乌尔苏拉,她是一个伟大的母亲,是布恩迪亚家族的灵魂。她身上具备伟大母亲所有的优良品质,勤劳、坚毅、不屈不挠……她用爱温暖着每一位家族成员,家族百年的历史中,她一直独立维持支撑着这个家。这么一位伟大的母亲,为什么也是孤独的呢?因为自始至终她的爱都没有得到过回应,在冷漠的现实里,她独立而坚韧,孤独的为家族散发着温暖的爱!

第二代布恩迪亚——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这是位传奇人物,一生戎马,是革命军的领袖,最后却一个人关在作坊里做着小金鱼然后熔化之后又做,不断的重复直至生命终结。他在青年时代凭着一腔热血为正义与自由而战,一步步成为自由党战士的领袖。征战多年以后,他蓦然发现战争早已失去原本的意义,自由党与保守党已无甚区别,唯一的不同是保守党8点去教堂做弥撒而自由党则是5点。当各方都利用战争谋取自己的利益时,只有他孤独的为正义与自由而战,最终却仍然是无力回天。在战争中他与17个陌生女人生下了17个孩子,却没有一个因为爱而结合。甚至回到家中也要与家人保持距离,待在一个圈中发号施令。战争令他变的冷漠而不可接近。乌尔苏拉曾评价上校,说他是一个没有能力爱的人。这么一个极尽辉煌的人,晚年却孤独的在重复打造小金鱼中度过。上校是作者用浓墨重彩刻画的一个人物,他是孤独的战士,是一个没有能力爱的人,是一个孤僻怪异的手工匠人……他是家族中孤独的代名词。

第四代布恩迪亚——奥雷里亚诺第二,他是一个纵情享乐,喜欢狂欢与盛宴的人物。在这荒诞的狂欢与盛宴中,却没有一个是挚友。在他挥金如土的时候,人们熙熙攘攘而来参加盛宴,在他一贫如洗的时候却没有一个帮他渡过难关。他的狂欢是为了狂欢而狂欢,极尽的盛宴并没有缓解他的孤独,只是从表面上掩饰了他的孤独。他的财富,他的狂欢,怎么看都呈现出虚无缥缈的不踏实感。当一切烟消云散,狂欢与盛宴不再,剩下的只有赤裸裸的孤独。及时行乐却孤独永存,这便是他的一生。

在家族第四代中还有一个特别的人物,美人儿蕾梅黛丝。作者给予她的笔墨并不多,但却让读者印象深刻。作者将她塑造成一个容貌出尘绝世,品性纯真,自由自在,不受世俗条框约束,集世间所有美好于一身的女神,不受肮脏世界丝毫的玷污。她的美貌能令任何男人都为之痴迷,甚至不惜付出生命,她的单纯更是绝无仅有。这个人物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私以为作者将她安排在荒诞自私物欲横流的战乱之后出场,是因为痛恶现实世界中的污浊不堪,故此以理想主义塑造这朵圣洁无暇的花,表达内心对美好的深深向往!美人儿蕾梅黛丝遗世独立,纤尘不染,她是纯天然的,与现实的人间格格不入。看似她最孤独,实际她一直沉浸在自己纯洁无瑕的世界里,她是超脱的,也是快乐的。

家族第五代中有一个人我仿佛看到了现实中许多人的影子,她就是梅梅。梅梅的少女时期是一位乖乖女,没有自己的喜好,一切服从母亲的安排,为了满足母亲的愿望,去学古钢琴,去演出,实际上她并不喜欢古钢琴。顺从的外表下实际上隐藏了一颗叛逆的心。她一直渴望学完琴之后能够脱离母亲的掌控。终于毕业后迎来了叛逆的狂潮,她开始反抗母亲的意愿,她爱上了香蕉公司的一位机修工,并不顾母亲的坚决反对与之私通。最后她的爱人被母亲设计杀死,她也被母亲送到遥远的修道院,终其一生都没再回到马孔多。毫无疑问她的内心是孤独的,家人并不理解她的真实想法,她也无从诉说,只能暗自隐忍然后爆发、反抗。

《百年孤独》不仅仅是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也是纯朴封闭的马孔多的孤独,更是饱受动乱摧残的拉美世界的孤独。这部巨著里面作者不仅刻画了孤独百态;还融入了诸多人生思考,一切名利欲望喧闹繁华最终都在四年十一个月零两天的大雨后烟消云散,只有纯朴自然平平淡淡的马孔多才是最真实的;更有对现实世界的控诉与讽刺,荒诞的战争、争名夺利的人性、对上校十七个儿子的暗杀、对罢工工人的血腥屠杀、以及对历史的篡改,无一不暴露着这世间最肮脏污浊的一面。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