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 1978—2008(十年典藏版·下)》读后感_1500字

(2019-09-06 05:37:41) 读后感

《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 1978—2008(十年典藏版·下)》读后感1500字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四十年,正如吴晓波在书中所说的那样:“一年改变不如想象,五年改变难以想象,十年改变不敢想象。”这过去四十年的沧桑变化同样快得让人不敢想象。怀着对这段我大脑中空白的历史的好奇以及作为一名经济管理类学生在各科老师的强烈推荐下我读完了这部《激荡的三十年》。我认为我们所读的书籍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教给人普世智慧,使人得以净化心灵,启发心智的书籍,它不一定能解决你当下一个棘手的具体问题,但是却能在你迷失时指引你前进的方向,通常的哲学书、经典名著就是这一类;另一类则是所谓的工具书或者科普书,即是可以学了就懂、学来就用的书,读这些书我们可以了解到社会的运行规则,普遍的基本知识,具体的操作方法等,我认为《激荡三十年》就是这样一本科普书,作者通过编年史的方式讲述了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8年这三十年里商业界的风云变幻,给我们科普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经济发展史和企业奋斗史,微信读书上把此书归类为经济管理中的商业经典,但是我认为它更是一部企业史、一本历史书,使既好奇又空白的我了解了过去三十年中国企业的兴起、发展、繁荣与没落。
“时间对每一个人、每一个时代而言,都具有同样的意义。昨日的叛逆,会渐渐演变成今日的正统,继而又‘供养’成明日经典。所不同的是,点燃的光芒将渐渐暗烧成灰烬,人们则越来越少追究光芒被点燃的起源。”在阅读此书时一直有一个问题萦绕在我的脑海久久不能散去,那就是:“如果我也有幸成长于那个年代,会不会也会跟大多数“小人物”一样做着正在改变中国历史的伟大事迹呢? 可是一旦意识到自己的思绪飘远时,又立刻在心里对自己说:“别瞎想了,这个时代才是真正属于你的时代,过去你没办法参与,但是未来你是可以改变的。”然而有时又常常会抱怨:最好的发展机遇已经被我们的前辈抓住了,留给我们的还剩下什么呢?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有一句话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想这句话无论放在哪个时代都是适用的。难道因为在世界有微软、谷歌的存在,淘宝、百度、腾讯就没机会了吗?难道因为在中国有BAT,年轻人就没机会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机遇无处不在,因为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有机会。
达尔文的丛林法则是这样论述的:“存活下来的物种,不是那些最强壮的物种,也不是那些智力最高的物种,而是那些对变化做出最积极反应的物种。”我想这个阶段的企业家就是以这样一个物种存在和崛起的,他们中有的出身贫寒,有的其貌不扬,有的历尽挫折,丝毫预想不到他们会是三十年后的年轻人口中时时称道的人物以及无不崇拜的对象,但同时又因为他们有着天生的观察力和敏锐的嗅觉以及不撞南墙不罢休的创业精神,他们又注定跟随时代的步伐一路成长一路收获鲜花与掌声。他们何其有幸,生在那样规则混乱、发展迅速的年代里,无论资质、背景如何,都可各显神通,将未来抓在自己手中。他们又何其不幸,太多人的热情很快演变成狂热,他们踩着泡沫冲上空中,尚未反应过来,便一脚踩空。时代大浪淘沙,最终只留下了那些足够疯狂也足够敏锐的同类。但,正是这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景象,给了计划经济下的蓝衣年代以生命力,也让旧日举步维艰的中国重新焕发活力。
过去四十年商界的风云变化我未曾参与,但是毫无争议的是未来是属于我们年轻一代的。或许我的内心深处也是想当一个时代的弄潮儿的,即使很有可能就是被淹没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中,不能够功成名就,名垂千史,但只要想到自己也曾参与其中就觉得也算风光了一回了,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呢?在了解了前辈们过去三十年的奋斗史后,我们更应该继往开来,不断前行。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