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追风筝的人》_精选读后感_1200字

(2020-02-10 20:43:10) 读后感

《追风筝的人》_精选读后感1200字

【为你,千千万万遍】

有人说,认清了生活的残酷以后,依然全力热爱生活的人,是最可爱的人,我也认同。哈桑,一生忠诚于小主人,就算遭受过背叛,欺骗,污蔑,依然选择一生守护。

“为你,千千万万遍”,是承诺,亦是信念;是哈桑,亦是阿米尔……

故事的背景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21世纪初的阿富汗,此间发生的政变、对俄抗战、以及涉及宗教、种族的内战,让当时的阿富汗比地狱更为恐怖。而故事的主线则是阿米尔少爷针对背叛哈桑行为,在如此恶劣现实环境下的心灵救赎。

阿米尔和哈桑从小一起长大,一个是主人一个是仆人,却情同手足。阿米尔内心却是不安的,面对父亲对哈桑的欣赏和爱护,以及对自己的冷淡,令他产生一种强烈的占有欲。风筝大赛中,为了博得父亲的欣赏,在他看到视他如生命的哈桑被人羞辱和暴力伤害时,他懦弱的选择转身。 “为你,千千万万”的哈桑像至死不渝的忠臣,面对小主人自私懦弱的行为,不对抗、不揭发,始终选择守护。而阿米尔背叛了深爱自己的人,这把愧疚的利剑,伤害对方也同样把自己割得鲜血淋漓,饱受着内心的折磨的他,多么渴望哈桑指责自己,或将自己打得鲜血淋漓,仿佛可以打走他内心的恶魔,却都是徒劳……

多年以后,受尽自责折磨的阿米尔知道了父亲一直欺骗他:哈桑其实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事业家庭成功的阿米尔在无数次内心挣扎后,终于还是踏上暴乱的故国,踏上那条可能让他死亡,却可能让他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拯救已故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文中拉辛汗说:“当恶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救赎”。当阿米尔看到索拉博非人的悲惨遭遇时,变成了一头巨兽,手无寸铁的只身入敌,第一次给自己勇气站出来,第一次近身搏击,第一次被别人打的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可内心确是畅快的。当他对索拉博说出“为你,千千万万次”,索拉博也终于因为追风筝对阿米尔微笑时,他完成了内心的救赎,也完成了自身的蜕变。

可是,我还是心疼哈桑,在他身上,体现了人性中最纯粹的善良,与民族、宗教和等级等全部无关,他是哈扎拉人,是什叶派,是富家奴仆,没有金钱地位,没有接受文化的机会,可是他勤劳勇敢、忠诚正直,拥有赤裸裸的原始个体所具备的一切特质。受尽苦楚,一生追逐,不得圆梦,却不变初心。

这本小说的立意主旨远比以上所说的宏大,它不仅仅展示了心灵的成长与救赎,也展示了一个民族的灵魂史,一个国家的苦难史,就像一条清澈的河流,却倒影着人性的不同,蕴含着阿富汗斯坦这个古老国家丰富的灵魂,激荡着善与恶的撞击。此处不再赘述。

文章中,风筝是象征性的,它既可以是亲情、友情、爱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诚实。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都需要我们勇敢,勇敢去追。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