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尘埃落定(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_精选读后感_900字

(2020-01-07 21:08:51) 读后感

《尘埃落定(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_精选读后感900字

贯穿全书的有两种感觉:前面颇淡,后来日益浓烈的历史感;第二是作者非主观意愿但确实存在的文青气,这在前面要强一些。

先谈文青气,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很美的小说,美是需要环境构建,需要人物性格支撑,需要叙述方式特殊的。这三者的融合造成了小说内在的悖论:美所需要的叙述方式和作者选择的“傻子”这一不可靠叙述的不可调和的关系。直接后果就是傻子不过是一个符号,他从来都不怎么傻,显然作者到最后没有掩饰这一点,二少爷不过是看待事情的角度和大多数人的不同。

文青气在这里其实是个中性词,文学史上《尘埃落定》最瞩目的介绍中就是他的不可靠叙事,当我看到内容时,大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这个不可靠叙事者太可靠了一点。这是我最开始给这本小说安上文青气的原因:阿来的文青气让他无法真正塑造出一个彻底的傻子,在这方面短篇的可操作性要强太多了(参见鲁迅《狂人日记》)。看到最后,这种感觉就淡多了,因为作者是用经验在写作,他不是套用理论,他爱把自己的傻子弄成啥样就弄成啥样。可是小说的文青气依然很重,不是那种装腔作势,是潜藏在中国土地上的写意性和对故乡的眷念造就了某种诗意。

后面越来越强的历史感是我摆脱偏见的重要原因,这种历史感和题目是契合的。阳光下飞舞的尘埃和它们慢慢落定不会让人悲怮大哭,只会让人觉得怅然。这就是后来官寨倒了,二少爷死了,塔娜即将看见一滩污血,所有曾经带给我们感动的人都消失不见,我却并没有落下眼泪,反而是觉得他们只是走到了该去的地方的原因。当然,叙事人自己奇奇怪怪,他傻子的身份在此处确实是很便利,他可以拥有与常人不同的感知生命的态度,连身在其中的人都从容了,我们这些看客自然也有尘归尘,土归土的感觉。

ps.大家都不喜欢塔娜,可我却为她难过,我说了后面大家面对自己的命运都有一种历史感,带着本该如此的归位之意味。可她没有,她的一生都逃窜着,她一直处在“不该如此”的状态,而让她陷入这种境地的,是她的美貌。这真让人难过,美本来是极好的,可它促使了罪过,促使了流离。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