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_精选读后感_1100字

(2020-01-12 01:39:35) 读后感

《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_精选读后感1100字

作为阿德勒式哲学读物,其实还蛮好读的。青年问禅的对话体很容易在观点冲突中无意间给人“灵光一闪”的时刻,这个“时刻”让人回顾起类似经历中的熟悉片段,也能由新角度衍生出新观点和新思考,挺有意思的。
因为前段时间的考试,偶然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有一些简单了解,过去的我也一直挺认可原因论的,即儿童时期的遭遇和创伤会影响成年之后的心理状态和人格。但又功利的认为,了解了儿童时期的创伤又能怎么样呢?有的小孩经历创伤变成了缺乏共情的恶魔,有的小孩经历创伤却懂得不让罪恶再次循环,过去已经实实在在地过去,研究过去的“因”也不能弥补现在的“果”啊,还得看个人啊。直到我偶然读到他的观点,他说:“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因为这一观点,我打开了这本书。
摘录几个喜欢的观点:
1、“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2、“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3、“人们总是在自我都没看清的情况下,追求虚无缥缈的人生意义,何尝不是一种逃避。我的人生意义,有我自己定义。”
4、“人对世界的认识达到什么程度,世界就以什么样的面貌向人类展开,你认为世界简单,那么它就是简单的。”
5、“人可以随时改变并能够获得幸福,问题不在于能力而在于勇气”
关于第三条,我有话说。经历过几次和老友夜话时被问到:“我觉得人生挺没意思的,你觉得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的时刻,仔细回想起来,我好像每次都没给出一个让人满意的答案,不是没思考过,是还没有确凿的定义。作为“人生即体验”的忠实拥护者,我总是在“对这个感兴趣”,觉得“那个又好有意思”的状态中切换,喜欢在各种领域感受沉浸其中的乐趣,物质的精神的、积极的消极的、刺激的安逸的、高级的低俗的,用“尝试”来“筛选”,用“体验”来“思考”,再用“喜欢”来“回答我的人生意义”。这样看来,我追求的更像是“认识自己”?我又开始佩服起我的朋友们了,他们走在了我的前面,超越了简单的自我探索,而对更宏大的生命有了好奇心,这点很棒。
所以,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抱歉,现在我还无法回答,我还在“正在式”中,我还难以确定。人长大越来越往内探,我只知道当下的我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向往什么,比起搞懂人生的意义,我可能更期待搞定“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还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问题吧。
保不齐哪一天我会找到答案的,保不齐哪一天这个宏观叙事里也会有我的小小声音,保不齐。
以上,是我东拉西扯的“灵光一闪”,希望在这本书里,你也能找到你的“灵光一闪”。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