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月亮和六便士》_精选读后感_2100字

(2020-01-21 06:43:33) 读后感

《月亮和六便士》_精选读后感2100字

理想与现实——“中年”危机
读过《月亮》的人知道,这本书并不是讲爱情和婚姻的,而是在讲一个疯狂的中年男人逃离原本安定舒适的世俗生活转而追求自己的梦想直到死去的故事。
毛姆的《刀锋》最受美国读者喜爱,《面纱》在英国最广受欢迎,甚至当时的英国驻香港的官员还跟毛姆打官司——故事写得太真实,造成了对他本人名声的毁坏。《月亮》之所以最受中国读者喜欢,一个比较普遍的原因是,中国人有很多理想和现实的冲突。
我们有太多的“不得不”,也有太多的“不能够”,梦想在心里,隐隐约约,而现实却要我们建立起符合中国人认同的家庭结构,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角色。有一些分析说,生存需求决定了上面好几个年代的中国人都不敢放弃所谓现实,去追求理想。我认为甚是有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君不见,随着社会的发展,90后和00后比我们更加有追求梦想的自由了。
但除了这个原因之外,中国人的民族特性,共同意识,也是阻碍我们追求梦想的障碍之一。古人就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每个人都要成为社会里规规矩矩的螺丝钉,这才是最好的。而将这个想法付诸行动最鲜明的,莫过于明太祖朱元璋管理人民的手段了。你祖上干啥你就接着干啥,梦想?别提能不能当饭吃了,可能会掉脑袋的。我个人认为这是亚裔民族的共性之一。我还记得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铺》里那个为了救孩子而牺牲的年轻人,就是在继承家里的鱼店和当歌手两个选择之间备受煎熬。
斯特里克兰原本在伦敦的一家证券交易所工作,生活富足平静,一儿一女。但是突然有一天他离开家去了巴黎——不是和女人私奔,而是,为了画画。在巴黎他的生活非常窘迫,而他也不在乎。可以说,画画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快乐和满足,其他所有的一切,他通通不在意。
有一段描述他在巴黎的生活,是这样的:
他有某种目标,我不知道这种目标是什么,可能连他本人也不清楚,我再次强烈地感觉到他是被邪魅缠身了。他的神志显得有点失常。我认为他不愿意把画拿给别人看,是因为他真的对那些画毫无兴趣。他生活在梦境里,现实对他根本没有意义。我总觉得他是想把他那种强烈的个性彻底地倾倒在画布上,物我俱忘地试图抓住他在脑海里看到的景象;等到这个过程结束,或许不是把画完成之后,因为我知道他是很少把作品画完整的,而是在他体内燃烧的激情熄灭之后,他对他的画也就漠然置之了。他从未对他的作品表示满意,对他来说,和在他脑海中盘桓不去的幻景相比,他的画是微不足道的。
“你为什么不把你的作品送去展览呢?”我问,“我想你应该会愿意听听别人是怎么说的。”
“你愿意吗?”
我无法描述他说这几个字时口气是多么的轻蔑。
……
“那你为什么要介意你画得好不好呢?”
“我并不介意。我只想把我看到的景象画下来。”
这段对话很生动地描写了特里斯克兰“着魔”的状态。他生活凄惨,勤奋工作,毫不在意物质生活,也不在意名声。毛姆说他“生活在喧嚣的巴黎,却比底比斯沙漠的隐士更加孤独。”
我之所以说这是中年危机,又在中年二字上打了引号,是因为这种走火入魔的病不仅仅局限于中年,但好发于中年。书中的斯特里克兰离家出走时45岁,现实中的毛姆写这本书时大概38岁。
一个人如果心里有被封印的欲望、梦想(弗洛伊德称之为力比多),常至中年之时爆发成危机。这个年龄,大概人自己也知道,有些事如果再不做,此生就不会再有机会做了。
斯特里克兰在这个年龄抛弃了家庭追求理想,毛姆在这个年龄写了《月亮》,把自己内心这些狂放的念头和压抑的怒火写进了书里,作为一个发散的渠道,使现实中的自己得以保存。
同样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过去的好男人在这个年龄开始变得不忠,有些温婉的妇女突然变得面目可憎。也有不少人在这个时候放下桎梏,将梦想与生命融合,成就了自己的人生——至少这部分成就者能有幸体验到人生的高光时刻吧,也算危机之中,有危有机。
毛姆说:“斯特里克兰是个可恶的人,但我还是认为他很伟大。”因为斯特里克兰有着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具备的勇气,甚至是一股疯劲。
他在塔西提岛度过生命的最后几年,他毫不在意自己日渐恶化的麻风病,依旧醉心于创作,临死前,他把整个房间从地板到墙壁、天花板连起来,画了一幅惊世巨作。但他强迫自己的妻子发誓会在他死后把整个屋子烧毁。这一段十分打动我,这无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理想所能作出的最高级别的行为艺术。
在这个长篇的最后,我又想起了一个人,就是梵高。书中这个被毛姆改造后的高更,不知为何在我眼里总是带着一点梵高的影子。也许是我自己的投射吧。他生前的困窘和死后受到的极高评价所带来的巨大反差,深深打动着人们的心。很多人庆幸,幸好天才没有被埋没。然而梵高知道吗?或者说,他在意吗?
这世界上必定还有很多终其一生在追逐理想的人,致死不为人所知的人。他们之中有被埋没的天才也有注定无法出头的普通人。他们的努力,有意义吗?
每个人心中的答案可能不一样吧。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因此我的答案是:如果生命到最终都是归于寂静,那么谁都可以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去度过。我敬重每一个有梦想有动力不放弃的灵魂,伟大的或是平凡的,他们在我心里都是英雄,哪怕他们在别人眼里是神经病,偏执狂。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