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行动开始:自我管理的科学》读后感_1500字
(2019-09-09 19:24:26) 读后感 -
《从行动开始:自我管理的科学》读后感1500字
极度讨厌散漫的自己,每一次做了计划热不过三天,看到这本书时像是久疾的病人得到一副良药。
这本书的精髓在于“能够导出结果的只有行动”。
书中在介绍解决问题方法之前,先从理论出发分析了很多人坚持不下去的原因,我们总是存在“认知偏差”。而导致我们产生“认知偏差”的原因“自动化思考”——人类在无意识状态中做出的思考。有趣的统计,每个人每天会出现700次自动思考,而且大多都是负面的。作者提出,我们越是依赖想法,越会出现“认知偏差”。而且可笑的是,我们总以为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实际上这个认知并没有那么可靠。就像,每天都会想很多,想着一定要好好学习英语,一定要好好学习编程,一定要这个月写完小论文。还坚信自己一定能如愿完成。就每天想,想的时间都够写100代码了,还在想,想的时候还责怪自己怎么进展这么缓慢,实际上根本都没开始行动。或者今天买了两本编程的书,明天看了两页,就放弃了。然后开始责怪自己是个没有意志力的人,同时艳羡那些“意志力坚定的人”。实际那些人,在于执行力强于你而已。所以作者强调“不要依赖意志的力量”,他想通过行动使本书的受益者摆脱无法正确控制自己的状态,走上正轨。
干货来了!
1.被冲动的感情控制:
对策一:紧紧握住右手。
当你感到焦躁不安的时候,可以紧紧握住右手。这就像暗示自己“不要冲动,保持冷静”。这个方法很多书中都有介绍。当然,你也可以握左手,哈哈。
对策二:数呼吸。
在椅子上找个舒适的姿势坐下,让身体彻底放松,缓缓地进行腹式呼吸。每次呼吸都数数,一直数到10.作者还解释之所以推荐腹式呼吸而不是胸式呼吸,是因为腹式呼吸能调动副交感神经,能产生轻松的效果。
2.学会说不,不随波逐流
对策一: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遇到不知该如何抉择别人的请求时,想象一下你信赖的或者尊敬的人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就能找到答案:“他肯定会毫不犹豫的拒绝别人,这没有任何问题。”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客观的立场能帮助你看清问题的本质。
对策二:全神贯注听喜欢的音乐
听音乐可以有效的帮你抛弃多余的死牢,切记不要一边做事一边听。听音乐过程中不要去在意脑海中浮现的各种思考。
3.戒掉戒烟、暴饮暴食诸如此类的问题
对策一:改变环境
减少与这些东西接触的机会。
对策二:
选择耐力运动。
放空自己,重复同一种动作,可以产生与冥想相似的效果,能帮忙戒掉对其他事物的依赖。
4.改掉迟到的毛病
对策一:最初可以借助他人的力量
对策二:用提示来回复意识。
这一点对我来说很有效果,平时工作学习生活繁杂,用手机管理软件提醒自己。任何时间想要改变都不迟,只要你有心想要改变,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改变自己并不意味着否定现在的自己,是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更加美好。所以,尽管现在的自己没能坚持健身计划,没能按照自己预期按成任务,都不要讨厌这样的自己,因为一切改变都建立在现在这个自己的基础上。
万事开头难,坚持下来更难。那我们先从简单开始。作者提出一个口号“新行动从三开始”。想学好英语,每天先坚持记三个单词,对于无法用确数来计数的,对应工作量即可。循序渐进,慢慢在成就感中提升。作者还提出,养成好习惯的“五分钟行动”。只要足够坚持,就能发生改变。
另外,对于代办事情较多,整理一个“行动列表”,让每天的压力可视化。在书中,作者强烈推荐大家在记录本上记录三件“今天发生的开心的事”,以此来获得成就感。最好具体得记录下工作的内容,剪刀的人的名字,买到的书的名字。
给自己确立目标的时候,不要定得太高。以自己为基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一点点改变,才能坚持行动。如果真的想要改变自己,不要被周围的价值观左右,循序渐进做自己 想做的事情,这才是最重要的。
行动起来吧,你可以。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