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城》_读后感_700字
(2020-02-18 04:46:30) 读后感 -
《围城》_读后感700字
几年前看《围城》我还是个中学生,只顾囫囵吞枣地看完为止。如今随着阅历的增加,重拾经典,再阅此书,打心里佩服钱老的文学功底和思想深度。亲身体会到一本好书是值得终生反复阅读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和不同的生活境遇,所感受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每次都有新的理解。
看完第二遍简单画个大框,总结一下阅读过程中迸发的思考。
1.从这本书里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带有明显的时代色彩,同时也折射出当下大众的普适性的性格特点。赵辛楣、方鸿渐、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等等,他们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你我他,惊叹于鍾书先生对于人情世故、形貌心理的把握和透析,同时也感谢先生真实细腻地将他们的形象显露出来,给今后的为人处世方面提供了一些启示和思考。
2.“围城”无处不在,大到职业、婚姻等,小到一个微不足道的选择。方鸿渐一直都是“大事上玩世不恭,小事上却认真”,纠结别扭,自己想要摆脱痛苦却又得过且过。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3.赵辛楣与方鸿渐的友谊好到让人艳羡,又抛出很多令人深思的问题。如若换到现实生活的两个朋友之间,久而久之,小A(方)是否会把小B(赵)的帮助当作理所应当呢?小A的上进心会否就此停滞不前?当小A和小B各自的生活质量逐渐拉开差距,友谊会否褪色变质消耗殆尽?……
4.关于恋人和家庭。孙和方之间;孙、方与各自家庭的相处模式;方家的教育模式……
5.真才实学与自力更生。
6.钱老对《围城》里的知识分子形象颇有讽刺批判,感觉《围城》和《儒林外史》的创作目的有异曲同工之处,在探讨知识分子的出路问题。
……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