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山夏牧场(珍藏版)》读后感_1300字
(2019-10-08 07:18:37) 读后感 -
《前山夏牧场(珍藏版)》读后感1300字
这本书大部分无疑是欢乐的,气候、环境等的变化,我始终觉得比春牧场、冬牧场都好。大家不用老是担心接下来的事情,还经常能发个呆、散个步、睡很长的午觉。
我觉得这个时候李娟的心境变化了很多,也比较轻松了。但是她也思考了许多。
“生活是简单寂寞的,劳动是繁重的。但没关系,食物安慰了一切。”整个游牧生活,我感觉这段话是精髓。其实他们的生活就是随着羊的生活而生活,也难怪原来这整套书叫做《羊道》。
在《春牧场》中,李娟说她每次都把迁徙当做一场苦难,但是每次哈萨克族人民却都换上漂漂亮亮的衣服风风光光地搬家,离开这片土地去到另一块土地。
李娟在写到苏乎拉的时候说她有着美貌和孤独,她曾经想要逃离游牧生活却被抓回来接受游牧人生,也因美貌和逃离,她成了大家的传说……李娟说她看到的苏乎拉是美丽的,眼睛是纯净的,看上去不像是个牧羊女,任何人来到这里看到她都会想要把她带走,但是她的游牧经验是丰富的,手法做法都是娴熟的……在谈到另一个漂亮柔弱的女人时,她说:“我深切体味着这艰难的生活,但它并不属于我,我可以离开,这小小的母亲却不能。她盛装跋涉在祖先的道路上,无可选择。她是哈萨克人,就算成为农民,一生埋头土地耕作,命运仍离不开牧场和牛羊。况且,她已经是母亲了,母亲都是有根的。她在游牧之路上生下了孩子,根就扎进了游牧生活。她一定得习惯并依赖这种生活,无论身体多么地不适,多么地抗拒,无论家人怎么指责,怎么叹息。那些日子里,当她无视毡房之外广阔澎湃的山野世界,一个人缩在角落,孤独地忍受着疾病和失落时,可能就正在暗自决定,完全接受这一切。”
“生活总是在到来与离开之间,只是经过而已。但是,什么样的生活不是“经过”呢?经过大地,经过四季,经过一生,经过亲人和朋友,经过诸多痛苦与欢乐……”
其实一生也是对世界的经过而已,很多时候都并不在乎结果,重视过程。所以还是好好过好这个过程吧,至少你能收获什么。
最后,在他们迁徙过程中,在山的阳面,在阳光照射到的的地方,她舒舒服服躺在绿油油的草地上,享受到了直扑上来的温暖,忍不住说:“我要赞美阳光!我能证明,阳光的最小单位的确是颗粒状的,我能感觉到它们一粒一粒持续进入身体,无孔不入,然后累积起来,坚实地顶在身体中。尤其是头发,头发很烫,头发的黑是最大的光的容器,在每一根头发深处最微小的空间里,每一粒光子都是一枚完整的太阳。另外我黑色的棉靴也热乎乎的,十根脚趾头统统舒展开来,之前它们紧紧抠作一团。为此,真恨自己的脸为什么是浅色的,装不下更多的光子。很快,脸被晒得发疼。”这一段是真的好,画面感也十足,而不像普通作文那样一大堆排比句,这样的太阳、这样的阳光,才是让人喜爱,让人忍不住赞美的!累尽之后收获如此这般温暖,是真的让人心情舒畅啊~
《前山夏牧场》前半段是很欢乐很有意思的,后半段我感觉李娟从他人身上感受到了许多,因而思考了很多深层次的东西,她依然絮絮叨叨,也能深切感受到她的孤独感。其实人多的时候会让你感到更孤独,至少我是。
一个人闲荡时的孤独和众人狂欢时的孤独是不一样的。
非常推荐这本。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