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亮与六便士》_读后感_1200字
(2020-01-13 23:21:26) 读后感 -
《月亮与六便士》_读后感1200字
这是毛姆以著名印象派画家高更为原型的一本充满人性和艺术的小说。过去我对印象画不大喜欢,也不大看懂。为了更好地理解这本书,我阅读了一些关于高更的平生和作品的介绍,也认真仔细品味了一些他的画作如《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到哪里去?》《黄色基督》《游魂》《敬神节》等,果然趣味嫣然,感觉之强烈和过去自是很大不同。毛姆说得透切:“为什么你认为美——这世上最宝贵的东西,会像沙滩上的卵石,一个漫不经心的路人,随随便便就能捡到?美是美妙,是奇异,艺术家唯有通过灵魂的煎熬,才能从宇宙的混沌中创造出美。要认识它,你必须重复和艺术家一样的奇异之旅。这是一支他唱给你的旋律,要想再次用心聆听,就需要智慧、感觉以及丰富的想象力”。
因为是小说,所以毛姆笔下的画家与高更的经历并非完全相同。尽管如此,画家毅然放弃证券交易员稳定高收入的工作以便全副精力投入绘画创作、离家出走、经历身无分文食不果腹的日子和最后在大溪地生活感悟大自然的美让作画境界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五十多岁不幸死于疾病等等,都是一致的。
人有惰性,做一件事习惯了便容易忘记初衷,不愿意冒风险,没有激情。我觉得在这一点上,西人比我们东方人更充满激情,更有冒险精神。这就是为什么郑和七次巨轮下大西洋耗尽国力却没有实际性的收获,而欧洲人一次次仅凭小船出航就发现那么多新大陆,结果改变了整个世界;欧洲那么多发明家、音乐家和艺术家。理性在某些情况下是一文不值的,只是懒惰和拒绝冒险的辩护理由。充满激情的人服从感性,跟着感觉走,总有人到达顶峰。人在某个阶段如果不改变,一辈子可能就那样了。改变可能会变得一无所有,但也可能闯出另一番天地。浓烈的兴趣是内心对命运的强烈追求,即使有风险也会义无反顾。如画家所说: “我必须画画。我身不由己。一个人掉进水里,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没关系,反正他得挣扎,不然就得淹死。”
有追求就一定有很多阻力。饥饿、寒冷、疾病等对身体的打击固然不可小视,但恶语、非议、嘲讽对精神的打击更为致命。画家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所以,恶语中伤奈何不了他。“他就像是一个身上抹油的摔跤手,你根本抓不住他”,这就给了他自由,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我们常用“没有灵魂的躯壳”形容没有信仰和理想追求的人;毛姆用“没有躯壳的灵魂”来形容画家,因为他只专注一件事——画。我想,一个人心无旁骛是一种境界,是艺术家、运动员所需的,抛弃杂念,“像永不止步的朝圣者,不停地在寻找一处心中的圣地”。
画家最后选择塔希提岛(Tahiti 港台译为大溪地)这个美丽的海岛作他的归宿。在这里,他没有了过去的冷漠和粗暴,变得宽容和平和。他深入到大自然的隐秘深处,发现了美妙而惊人的秘密,创作了许多举世闻名之作,绘画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度。阅读中,大溪地也让我深深感染。那里四季温暖如春,被称为“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希望将来到此一游,亲身感受画中世界。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