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唐三部曲(隋乱、开国功贼、盛唐烟云)》读后感_900字
(2019-09-23 12:31:00) 读后感 -
《隋唐三部曲(隋乱、开国功贼、盛唐烟云)》读后感900字
174小时的读书时长,思绪随着酒徒驰骋在《隋乱》、《开国功贼》、《盛唐烟云》之中,佩服酒徒对人物性格的拿捏,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的把控、对微妙的人物心理刻画。以避服兵役,逃路漠北为开场引出三部曲中的第一个人物:李旭--“人不是动物,不需要名贵马种的血”。他守护自己的家园,守护他心中的理想生活,一手打造了在隋唐之交的“桃花源”,忠于自己的伯乐--隋炀帝......贯穿其中的是李旭内心的信念“守护”。以码头做苦力为引子引出第二部的主人公:程名振--“功名但在马上取”,在兵荒马乱之中,身不由己的走向了自己不想成为的破坏者--贼,整个时代的洪流裹挟着他去成为隋帝国的掘墓人之一,不破不立,他也成为了新帝国的开创者之一。贯穿其中的是“变革”。以长安城外打斗风波引出第三部的主人公:王洵,暮气沉沉的唐帝国走到了变革的临界点,但一手缔造开元盛世的唐明皇不这样认为,整个帝国也沉浸在这样的假象之中,随之而来的安史之乱,彻底把这个帝国推向了变革之中,由外而内的冲击,让主人公处于矛盾的心理斗争之中,贯穿其中的是“变革”与“守护”。无论是李旭、程名振还是王洵,他们都是年少成名,经历过异于常人的磨难,他们身上前期表现出来的犹豫、仁慈,是未经历过人心的复杂,当他们经历过背叛、鬼门关走一遭等一系列波折之后,他们逐渐认识到了社会的残酷,人心的复杂,进而变得坚韧而又残酷。他们身上时刻表现出舍我其谁的做事气概,让他们身上逐渐有了光环,成为了英雄被众人膜拜。但在这个成熟的过程,他们始终懂得做人的底线,坚守自己的底线,而正是这些做人做事的底线,给他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运气”。现在用这些底线去想如今绵延几百年的世家大族,不是也是这样的道理吗?人才辈出需要一份执念、一份信仰和一份底线(家教、家风、家训)贯穿整部系列的名言:“人不是动物,不需要名贵马种的血”。可以说作者通过不同的时代环境,向我们传递的是一种乐观入世的社会态度,每个人生而平等,通过后天的努力去弥补先天地位的不平等,进而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