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房子》读后感_1500字
(2019-08-16 06:51:56) 读后感 -
《草房子》读后感1500字
曹文轩《草房子》
忘记了是从哪位书友的书架上看到了这本书的。花了大约两天的时间看完的。过年各种走亲串友,这两天终于有时间坐下来安静地看一本书。
可能是因为小时候一直在乡下生活,书中的许多情节于我来说是熟悉的。即使自己没有见过,但是多少都可以体会。
乡下的不知名的野花野草,河边的柳树和桃树,开满白色花的梨树,二月份就开花的桃树,爬上树枝去摘李子,一个老爷爷牵着老牛去吃草,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绿塘”其实是充满了浮萍,“红塘”其实是长满了红色小花,夏天去路边抓知了,那种青绿色的小只,校园里的樟树下有许多小黑虫,我也敢抓,就是小时候的玩物; 还有住过的土砖房子,夏天会有蜜蜂飞到家里来啄墙壁,以至于啄了好多小洞,却也不觉得有什么; 外婆家屋檐下的燕子筑巢,飞来飞去; 小学二年级,六七月份,大中午吃完了饭和同学们一起去拱桥下的小河乘凉,玩水,还记得那天还看到了拱桥下面一条蛇皮,当时觉得很可怕,等等。这些东西在小时候都看过、体验过,才知道其中的乐趣。所以书中作者的描述会感到很亲切。
书中印象深刻的人物:
桑桑是个骨子里善良聪慧的小孩,他也会嫉妒和吃醋。但是本性不坏,他观察细心,为别人着想。
对于班上同学排斥的转校生细马,他并不排斥,而是主动接触他,让他感到温暖。
对于家道中落的杜小康时,他还是以平等关爱的态度对待朋友。他把自己格外珍爱的鸽子卖了,二十多元钱都给了杜小康作为进货的资金,使得杜小康能够卖东西赚点钱。
对于喜欢的女孩纸月,他很害羞,会主动爱干净,注意吃相,会担心纸月的安全。纸月上学连续迟到,桑桑调查到是高年级的同学在纸月上学路上欺负她时,他会不顾自己的安危直面三个大汗,为纸月报仇。
对于亲妹妹柳柳,他也是疼爱有加。生病之后,知道自己得了重病,不顾虚弱的自己,带着妹妹去了她想去的县城,给她买零食,买布娃娃。背着柳柳登上了一百多台阶,登上了城墙。这样的哥哥真的是超级有力,超级温暖的了。
杜小康,家里比较富裕,开杂货铺的。但没有花花公子的派头,免费借铁锹,借头花等工具给学校,看得出来他是一个善良好施的人。后来因为运货事故,家底中落,辍学,与父亲去芦苇荡养鸭,不料由于鸭子吃了他人的鱼食,只得回家。当他把五个双黄鸭蛋送给桑桑时,真的很有感触。年少的友谊是说到做到,而成年人的友谊很难做到如此纯粹。
桑桑的父亲桑乔,油麻地小学校长。青少年时期是个让人觉得低贱的打猎人,但是好学,各种能读的东西都被拿来学习,后来成了教书先生,再后来成了校长。之前得到过的盖章了的奖品(本子)都好好保存着,看得出来很有心。作为校长,认真负责,带领麻油地争取荣誉。作为父亲,他有些粗心,但是发现了桑桑的病情之前到处寻医问药,不辞辛劳。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大爱和小爱并存的形象。
蒋一轮老师和白雀。能够想象得到,蒋一轮老师是一位风度翩翩,颇有文学气质的老师。编排节目,下地干活都行。在与白雀的爱情当中却是失败的,当时的爱情不过是写写书信,连四目相视也是极为害羞的。桑桑在中间充当着桥梁的作用。但是白雀却因为父亲的反对和对相亲对象的好感而放弃了蒋老师,当她后悔莫及时,蒋老师早已娶妻。对于感情,我们总是有很多无奈,但是如果你真的很爱,就请再坚持一下,或许,就会柳暗花明,享福美满。
书中写道:“他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在这一串串轻松与沉重、欢乐与苦涩、希望与失落相伴的遭遇中长大的。”
其实是的。
成长是伴随每个人一生的命题,谁都逃不掉,谁都得面对。长大之后会有很多的烦恼,总会想着小时候做过的蠢事和说过的傻话,但是每个年龄段总会有每个年龄段的快乐。
人啊,都是在一串串轻松与沉重,欢乐与苦涩,希望与失落相伴的遭遇中长大的啊。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