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卡拉马佐夫兄弟(套装上下册)(译文名著精选)》_读后感_1900字

(2020-02-07 07:26:02) 读后感

《卡拉马佐夫兄弟(套装上下册)(译文名著精选)》_读后感1900字

这本书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读完,第一次读陀氏的书,读完后果然倍感深沉。这本书在初读的时候就觉得与众不同,有种读红楼梦的感觉。身临其境,不同于一般小说,如果只泛泛而看是很容易走神的,这本书虽然是一部小说,但我觉得里面的故事情节是很少的,多是作者阐述的一些宗教、哲学思想,与我来说,或深刻、或懵懂。由于陀氏是一名资深的基督徒,里面有很多宗教语言、宗教的表述,我想,若是没有亲身接受过这些思想,是很难表述的这么全面真切的。

作为小说,这本书的故事情节其实较为简单。书名为《卡拉马佐夫兄弟》,内容自然围绕他们来写,父亲费尧多尔,有三个儿子:德米特里(米嘉)、伊万、阿辽沙,再加一个私生子斯乜而加科夫,不得不说,俄罗斯的人名是真的复杂,同一个人都有好些叫法!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这三个半儿子童年都非常悲惨,没有享受片刻家庭温情。贪婪成性、冷酷无情的父亲费尧多尔,没有对孩子尽一丝丝为父的责任,且为了一个风尘女子格露莘卡跟大儿子德米特里争风吃醋,这为本书悲剧埋下了伏笔;感性、脾气暴躁的大儿子德米特里性格脆弱偏执、好逸恶劳、沉迷酒色,因为与父亲同时深深爱上格露莘卡使得双方势同水火,多次扬言要弑父;二儿子伊万拥有高学历,理性且才华横溢,是社会精英的代表,但他内心封闭,对上帝的存在抱有怀疑的态度,他的思想内核是:无可无不可;小儿子阿辽沙像一位纯洁的天使,在修道院待过,拜了很有名望的佐西马长老为师,接受着基督的信仰,是本书的主人公;私生子斯乜而加科夫因恨命运不公怀恨在心久久不能释怀,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导火索是父亲为讨好格露莘卡预备了“三千卢布”,德米特里却急需这笔钱与格露莘卡远走高飞,在一系列铺垫后,德米特里潜入父亲家,在举起“屠刀”的那一瞬间,他醒悟了,而私生子却趁虚而入将父亲杀害,嫁祸与大儿子德米特里,围绕这场震惊全俄的弑父案,展开了一系列的描述,伊万的梦魇、庭审中辩护律师的陈述都堪称精彩至极。

书中的高潮部分其实有多处,齐聚修道院的对话、伊万与阿辽沙思想的交锋、伊万的梦魇、庭审中双方的陈述这几处都构成了本书的思想骨架,之所以精彩倒不是因为故事的缘故,而是因为作者通过大量的叙述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深刻而富有远见,很多是现阶段的我无法去理解的内容,希望以后有机会再次拜读吧。

总结来看,书中的三个儿子是各有特色,他们分别代表了肉身激情、精神理智、灵魂信仰。大儿子德米特里是一个声色犬马的酒色之徒,在“灵魂堕入地狱”的最后一刻幡然悔悟,人性中的善良战胜了他的心魔,也许,正是因为“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传统,让我们会对他格外友好,却忽略了前面他的种种“恶行”,其实,依我看来,他在生活中就是一个十足的“烂人”,只是所幸,还有一丝良知而已!

二儿子伊万是作者寄予厚望的人物,是所谓的精英人士,博学而多才,富有教养,他的著名观点就是无可无不可!作为一个没有信仰的代表,不正对应了当今某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吗?他们对于很多事件都已麻木,无可无不可!最终,因为受不了内心的谴责,产生了严重的梦魇,所幸在庭审中拿出勇气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得到了救赎,其实,对于这个结局,我是并不认同的,我以为,依据伊万的“信仰”,他真的会产生如此严重的梦魇吗?也许是作者本身的信仰在作怪吧。

小儿子阿辽沙感觉太完美了,完美到没什么可说的,他虽说是本书的主人公,但精彩的部分都不是由他而起的,所以,我觉得,完美的人反而让人感觉不真实,有点像是作者理想的化身,只是一种情怀?

书中还有刻画了其他很多精彩的人物。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父亲和德米特里同时爱上格露莘卡的情节,我无法理解是什么样的爱可以这样奋不顾身,表面上看只有情欲在作怪,并没有看出精神层面上的依托,那么,这种流于情欲的爱真的可以有这样的深沉吗?至少我目前还没有办法理解,包括伊万对卡捷琳娜的爱恋、卡捷琳娜对德米特里的爱恋,这在我看来都是很不可思议的爱,伊万的理性在这里面起到了多少作用?我总结起来,这或许就是俄罗斯式的爱恋?深沉而浮夸!

要说这本书最能打动我的地方,莫过于庭审环节的内容了。双方就德米特里是否有罪展开了富有说服力的辩论,里面涉及的宗教、社会伦理、心理学内容令人拍案叫绝,尤其是对心理学的描述:心理学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心理学其实是可以得到两个完全相反的结论。还有就是所谓的卡拉马佐夫式的性格了,德米特里就是这样的人,有货真价实的高尚,也有货真价实的卑鄙,既能看到他直上云端的崇高理想,也能看到他极端堕落的万丈深渊!

最后引用德米特里的一句话:人是复杂的,太复杂了。而能把人的复杂表现出来的作品,恐怕就可以当得起经典二字了吧。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