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刺杀骑士团长》_精选读后感_1400字

(2020-01-31 01:37:26) 读后感

《刺杀骑士团长》_精选读后感1400字

感觉找到了读村上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以前读村上的书,总是被他的魔幻情节所吸引,他这些情节总是设计奇巧,想象丰富,而且一开始总觉得格局很大,很有自成一体的意思。我经常被他迷得团团转,总想搞清楚个所以然,或者总想在已知的世界观中找到一种可以与之相应的,来达成我的理解。但经常读完有些失望,因为他到最后总是不了了之,很多悬念留在那里完全不解决。

这本看之前,钵子也如是对我说,前面铺陈太开,后面草草收尾,觉得不过尔尔。

但这次我在阅读过程中有不一样的体会,简直可以说跨越了魔幻情节的迷雾,而达本质(当然这只是我感觉的而已)。

说起来,整个故事的架构是一个典型的“英雄之旅”故事:在平凡的生活中,变化发生了,逼着主人公进行转变,于是遇到很多大小的boss,最终战胜了boss,获得了一次升级,然后重归到平凡的生活。自从知道了这么一个英雄之旅的模型,发现很多故事的架构都是如此,好像有些索然无味哦。 但是,每一场历险对于个人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作为小说,如果能让这独一无二的体验,让读者能够理解并有所共鸣,就算是小说的成功吧。

这里就“我”而言,这段历险意味着对于童年创伤的清理和疗愈,与妻的感情的审视和厘清,对于自己的绘画事业的重启和赋能; 对于免色来说,可能是对于人生价值的重新定义。一言以蔽之地说,算是经历了一种蜕变式成长吧,虽然这么概括着实无趣。但是让阅读者有共鸣,能共情,能代入的,恰在于此。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问题和困境,有时候并不意识到,有时候即使意识到也无法作为,有时候即使想有作为也无有方向或者力量。所以看到小说中的人物能够有所突破,多多少少有一些激励作用,或者至少能代入式“爽”一下。这也是英雄之旅的套路永远不过时的原因吧。

除了这个, 还有些片段和细节颇有趣味性。 诚如在村上自己的随笔里写的,很多小材料, 比如小知识,小记忆,个人的世界观之类的,随手放到了抽屉里,也在小说中随处用一些。。

比如对于各种音乐的评价。村上本人收集黑胶唱片,小说里就有提到很多的唱片和音乐, 同一首曲不同指挥的不同感觉。 甚至有一场关于磁带,唱片,CD的对话。

比如关于创作灵感的描述。说起来这部分的描述真是让人心驰神往。关于创作,虽然这里描述的是绘画,但也不妨移作写作,以及其他类型的创作。灵感爆发的瞬间有如顿悟。

比如关于酒。村上自己开过酒吧,对于酒是相当了解。小说中“我”时不时需要一杯 威士忌,什么‘单麦芽’,什么“芝华士”,或是什么鸡尾酒,信手拈来。

还有关于一些历史的较为严肃的探讨。 比如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刻意树立本土的与外来的相对抗,在吸收外来的同时,保持本土文化和思想的独立性。比如生造了“日本画“的概念出来,实在是非常明智且具有远见的举动。这要比中国的新文化时期,全盘打倒孔家店的做法明智得多。

比如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军国主义的反思,虽然仅仅是从羽田叔叔的个人角度出发,以一个天才少年的自杀来赎罪,也是代表了作者的态度。 还有维也纳的刺杀事件,表达的是对纳粹德国的抵抗。

最后,关于骑士团长的存在, 理念也好,隐喻也好,其实是完全没有关系的,仅把它作为串联故事的线即可,不用郑重其事去想这究竟是什么东西,或者试图与自己已知的一些概念相匹配。 这完全是徒劳无益的工作。 如果认真了,你就入套了。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