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刀锋》_精选读后感_1100字

(2020-01-02 03:51:09) 读后感

《刀锋》_精选读后感1100字

可能对我而言,很多时候读书的愉悦会源自巧合。譬如,不久之前,我刚刚将一些生活中可亲又平常的形象与他们不为人道的纯粹、平和的精神世界揉在一起,并为这一糅合所展现出的真实的魅力而深深折服,紧接着,我就翻开了刀锋,意料之外地看到了拉里。我总觉得自从很久之前我就已经停止了成长,从那以后总能或深或浅地感受到自己的浅薄鄙陋,但对此似乎已经毫无办法。所以当我看到前面几章的时候,我想当然地认为毛姆在赞颂、推崇哲学。这让我兴味盎然,仿佛我对这门学科的排斥、纠结和向往在这里找到了它应有的模样。它足以解答人生的难题,它值得任何一个迷途的人苦苦追寻并视之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所以当我发现后来的行文并非如此的时候,多多少少有一些满足,又夹杂零星的失落。毛姆不是一个让人一眼望去就知道结局的说书人,哲学也不是人生的归宿与终极答案。更何况,一个真正的作家又怎么会去将哪一门具体学科视为圭臬和法门呢。拉里从心理学转向哲学,从哲学转向宗教,从宗教兼而搜寻艺术,却在一次幻梦般的日出中顿悟。他到底窥见了什么,让他终结了这一场不顾一切的找寻?当所有的一切都不是答案时,人从哲学、宗教里回到了生活之中。他说他仍旧不知道答案,但是接下来,他可以去“活着”了。像这其中每一个人物一样,各有所得,各有所失。先前人们去否定拉里看似荒诞的选择时,毛姆讲了一个医生的故事,并最终得出结论:“当你想独辟蹊径做某些事情的时候,完全得看运气。很多人受到召唤,被选中的人却少之又少。”,那时我并没有被这样的评价浇灭热情,相反,我觉得拉里丝毫不荒谬,他是个英雄,至少是他自己的英雄。可是当全书结束的时候,我慢慢觉得,他是荒谬的,而且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睡午觉醒来的时候,我想起了高中看过的一本书《分文不带走美国》,拉里是一个简单的普通人,跟这本书的作者一样,用他的人生去追寻一个答案,却不希求这个答案能为他带来什么答案以外的东西。正是这样,才是追寻的意义。当然看到最后毛姆跟拉里讨论哲学的时候,我匆匆翻了过去,虽然不想承认从那里开始我改变了之前对拉里全然欣赏的态度,但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这一人物才真正跃然纸上,而不是成为一个纯粹的精神概念被匍匐慨叹、被模仿遵循。梦里似睡非睡,思绪纷乱有些疲惫,醒来愣了一会儿,没有想明白为什么毛姆将这本书起名为刀锋。稍微搜了搜,有趣地发现电子书没有扉页,而扉页上是:“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迪托-奥义书》”。看面纱时觉得,毛姆虽然十分有才华,但小说中的相同元素未免太多,倒让人失了无隙阅读的兴趣,现在真是对自己牛饮的阅读习惯感到深深的无可奈何。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