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三国史话》读后感_900字

(2019-08-27 12:36:19) 读后感

《三国史话》读后感900字

读完一遍——逻辑性和专业性较强,有独特的视角和观点

读书之前最好是先积累一定的三国历史背景知识,至少读过《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因为本书大部分的观点和内容都是建立在此背景之上的。我早前读过《三国演义》,当时就对三大政权之间战争时的排兵布阵和地理方位不是很懂,现在对书中提及的历史事件也是一知半解,但还是能从中学习到作者严谨的逻辑分析和用分析思维看问题的方法。

最后说说对这本书印象比较深刻的部分内容。首先,三国三大政权分布,刘备居成都,孙权居南京,曹魏居洛阳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其次,我个人觉得即使在这种情形下,最有实力的政权其实还是北方政权,布局之势已决定政权由北方的西晋统一。因为刘备居成都,凭借天然的地形来做守势,然而大家都知道云贵川虽然易守,土地却并不肥沃,即使四川盆地土地肥沃,然山多地少,对于当时的小农经济来说也并不容易。即使有诸葛亮之才,也只能和其他两国打成平手。再说孙权的东吴政权,在当时完全是凭借长江之险来对抗北方政权,而且在三国时长江以南并不是什么好地方,经济战斗力都比较弱,从古代官员被贬谪之地基本都是南方各省就可以看出,北方政权并没有十分在意这些“不毛之地”,这是其可以据南京这个战略要地而建立政权原因之一。而北方物产丰富,又比较善战,自古以来就是政权所在之地。因为人多物多,且又有和北方彪悍的少数民族作战学习的经验,故实力绝对是最强的。而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挟的是东汉正统皇帝,而后解决内部矛盾,称帝也是取而代之,也算是“顺位”,最后西晋也是采用“禅让制”夺得政权,比之新建,也算是正统的了。古人对于正统思想又是极为看中,所以这也是一个助力。从东汉—曹魏—西晋来看,为什么会分裂成三国而后合并?其实就是因为这条线的内部夺权导致的。最终司马氏夺权稳固政权后再将其统一起来而已。最后,对于司马懿这个人,虽然吕老师不是很喜欢,但我个人还是觉得他是一个很厉害的人。唯一一个能和诸葛亮打成平手的人,而且利用十年时间积蓄力量,看准时机,一举成功夺权。不得不佩服。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