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西西弗神话》_精选读后感_1300字

(2020-02-03 06:28:09) 读后感

《西西弗神话》_精选读后感1300字

含着泪水高歌——《西西弗神话》

这是一本用哲学的眼光来看利己主义自杀的书,生活也不过是人人都含着泪水高歌吧。书中的西西弗被诸神惩罚,搬了巨大的圆石放在山顶上,巨石受到重力又滚下山麓,一直滚到山脚下来,西西弗就是那个周而复始反反复复,再把圆石重新滚上山顶的滚石匠。生活也不过如此吧,人们只是麻木了。书中有个比喻,工厂里流水线的工人日夜重复着同样的动作,一切全都源于那句为什么。人会问为什么,为什么每天都要做同样的事情,面对的都是烦恼的事。为何发了问,就都源自于“烦”这个字了。

如果有人说快乐地过生活,那我猜他一定是不太能琢磨到生活的真谛。“生命既是麻烦,怕麻烦,不如死了好。麻烦刚刚完了,人也完了。”张爱玲如是说。千百年来的哲学议题,人为什么要活着,人的生命到底有什么价值。懂的人好言相劝,不懂的人啼笑皆非。一部分想出来的人蒙骗自己去过他的意义去了,剩下想出来的诚实人,与世界做反对,内部与外部并不能协调,于是人就得到了荒谬。加缪说荒谬是介于世界与人之间的,是连接世界与人的,必然与世界和人有交叉的地方,因此也可以这样说吧,世界和人的一部分都是荒谬的!世界的范围太广了,人永远也参透不完,加缪提出了三种荒谬的人:唐璜主义,演员,征服者。

唐璜是歌剧中的花花公子,享乐主义的代表人物,最终还是迎来了死亡。想起了之前看过

BBC关于艺术史的纪录片里描写一个画家用了这样一句台词,“He died young, he had

many women.“, 这句话完全可以反过来说。他们也不是不明事理的歇斯底里的可恨人物,加

缪总结唐璜主义的人是“一个人的身体背叛了他自己,他又不能及时地死去,只有靠演戏来

等待结束,面对着的是他并不喜欢的上帝,他为这上帝服务,就像以往为生活服务一样,他

跪倒在空无的面前,伸开双臂求助于一个他明知是空无的惨淡天空“。他们因为背叛了自己

错过了死亡的列车,所以才变成了今天这副被生活围住,且变得一副“我也是被迫逼不得已”

的可怜模样,变成一个戴了面具的小丑。

一个尽责的演员身体内外都是人物,时间把沧桑灌输给演员,一股强烈的经验主义气味散

开来。当他们知道了,体验过了万般沉重,时候也就到了。而征服者身上有一种理想主义者

的风范,自知在深渊想抓着栏杆往上爬,可那栏杆是形而上学的,是看不见也摸不到的。

还有一种人是加缪认为的最荒谬的人,他们是荒谬的创造者,是带着哲学思想的小说家。

他们瞪着眼睛吹着胡子,用艺术屈指对世人讲:“让我们看看这个世界有多荒谬吧。可我却也身处在这里。“于是创造者们也自杀了。

这部书叫西西弗神话,加缪在开头明确告诉我们是本谈论自杀的书,最后一篇文章是写永生永世都在推石头的西西弗的故事,而这篇故事正好被当作书名并不是没缘由的。西西弗和尼采的超人很相像,两者都不太向生活和命运低头,一个是顺从的反抗,一个是反抗的超越。张爱玲是活生生的悲观主义,她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樟脑丸的清香可驱虫,于是生命就是美丽的袍了。加缪借着西西弗的精神,道出生活可悲,但也要含泪高歌。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