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人生的智慧》_精选读后感_1700字

(2020-01-22 11:31:03) 读后感

《人生的智慧》_精选读后感1700字

叔本华哲学盘点:

甲、表象世界

所谓的表象世界,即我们可以观察的世界,主要以物理世界为主。表象世界可以分为三类:

矿物类:大到宇宙星云,小到山石水火。

植物类:水藻树木,花草菌菇。

动物类:人,狮子老虎,苍蝇蚊子,一切有机生命都可以归类到动物生命类。

以此三类存在为基础,一切无机与无机物质在时空中产生的各种运动和变化现象,统称为表象的世界。

乙、意志世界

意志世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机存在物意志。一类是有机生命物意志。

无机物意志:大如宇宙的运行,小如地球上一块石头的自由落体运动,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在科学可以描述的物理规律的背后,叔本华认为还存在着一种意志驱动。这种意志,未妨称之为宇宙意志。这个宇宙意志类似于康德的物自体,物理学意义上的第一推动力。

有机生命意志:主要指地球上的有机生命物。智慧聪明如人类,巨型如鲸如象,渺小如蚊子蚂蚁,以及能够自我繁殖的细菌,都在这个有机生命意志范畴以内。叔本华认为,有机生命的一切行为表现在物理解释的背后,是生命本能意志在驱动。

换言之,所有有机生物包括人在内,并没有什么自由意志,而是完全服从本能意志的驱使在运动。人类及一切生物,不过是这种意志运动的奴隶而已。

丙、精神世界

在意志与表象的作用下,人的精神本质有两种表现:

钟摆理论:意志所奴役下的人表现为被欲望所驱使,无论任何时刻,总是处于一种或者多种欲望的包围中,犹如一副不断左右晃动的钟摆,一端是未满足的痛苦,另外一端是满足以后的空虚。换言之,人总是处于欲望未满足以前的烦恼和满足以后的无聊中。

豪猪理论:意志驱动下的人始终处于孤独的精神本质下,一群豪猪聚在一起时,也无法完全彼此真正融入,因为身上的刺会伤害对方。人身上的精神之刺意味着人在精神上是注定孤独的生物,常常处于孤独的悲伤中。

丁、本体世界

在叔本华的哲学中,宇宙意志和生物意志是同一种意志,这个意志构成整个叔本华哲学的本体世界。人的个体意志在这个巨大无边浩瀚无垠的意志本体之海中漂流,毫无一点意志的自主性。

这就好比在一片海洋中任何一滴水根本就没有自主流动的自由,总是被洋流所驱动。即便一滴水蒸腾为气,化为雨滴后也依然回归于海洋。

戊、寂灭世界

在诸上背景下,叔本华提出了个体存在的超越哲学,即以审美艺术超越意志的奴役,以寂灭精神超脱意志的控制。

审美超越:人在审美艺术的过程中能够短暂的摆脱意志的奴役。换言之,人在审美时能够忘记意志欲望左右下的烦恼和空虚,孤独的悲伤。

寂灭超脱:所谓寂灭,是叔本华借入的佛教概念,原指人在觉悟佛的思想以后的不生不灭,梵我如一,生死无二的存在境界。在叔本华的哲学中,并没有清晰的说明如何寂灭。因此,可以设想其达到以后的存在体验应该与佛教的寂灭相似。大约很像一个人看透了世界的本质,于是从容自在,在欲望中生存而不被欲望奴役,在悲喜中生活而不受悲喜影响的存在境界。

己、缺憾总结

虽然叔本华自诩自己的哲学解决了哲学的本质命题,但其实他的哲学起码存在着三个缺憾:

一是他的哲学并没有完整的本体论,他的哲学只能解释已经存在的存在,而不能解释存在的缘起。

二是他自以为可以短暂摆脱意志的审美超越其实仍然处于意志的驱动之下。换言之,人仍然处于未审美时痛苦,审美以后空虚的意志困境下。

三是他的寂灭之说并没有超越佛教的自我精神解脱法,所以他也就无法具体的说明如何寂灭。换言之,叔本华的哲学最终也就不过走向了宗教的灵明论,并没有在哲学意义上的人的存在解脱本身实现突破。

庚、哲学应用

叔本华哲学的实践应用,主要在于我们对于世界的理解上。换言之,叔本华的哲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世界,进而更好的去生活。达到这两点,需要我们理解如下存在观:

以悲观思维洞察存在本质:世间万物流动,无物可以长存。万物的毁灭才是万物最终的归宿。

以乐观思维理解存在意义:即便万物不免归于毁灭的本质,然而人依然可以在足够持久的个体存在中去更多的理解存在的原由,更多的思索存在的意义,更好的创造自我存在的价值。

2020-2-4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