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在轮下(黑塞作品10)》_精选读后感_1800字

(2020-01-01 21:37:07) 读后感

《在轮下(黑塞作品10)》_精选读后感1800字

在轮下:无形车轮的压力

人于这世界而言,生来既是一名观察者,也是一名参与者。我们用第三者的眼光去看待这不待见我们的世界,用上帝视角看待值得怜悯的一切,也用主角光环埋怨事与愿违的一切。

每个人从出生起,就如同一列起航的列车,冒着滚滚浓烟,沿着铁轨驶向前方。列车车轮的转动,带动车体一点一点前进。这车轮于我们而言,具有必不可少的好,然,也有无法察觉的坏。

《生而不凡》中说人们都生活在普世规则之中,我们的周遭是一片由人类信念、思想和行为所组成的海洋,我们的言行都盲从于所在世界的规则。我们生活在父母、亲戚和邻居的延续之下,在他们的影响下走着“自己”的路。

汉斯,不过一个年幼的少年,在全镇人的瞩目下,过着不似少年的生活。为考取神学校放弃兴趣、挑灯夜读,他生活在全镇人人的“关心”下,生活在被贴满“天才”标签的生活里,他凭借他的“轮子”驶向远方,却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别人的“轮”下。考试成功后收到的称赞,进入学校后为夺第一被“授予”的势力者,逐渐颓废而遭受的冷嘲热讽,休学后的不受待见和格格不入,学技工时的另类生活。这一切,如一场梦,带他驶向了最高处,也摔落至谷底。

故事的最后,汉斯死了,他死在了轮下,死得安静,死得可惜。

  • 无形的杀手隐藏在每一次肯定里。

汉斯前往神学校考试前遇见牧师,他问:“要是我落榜的话,怎么办?”牧师满脸惊讶地回应,根本不可能落榜。似乎镇上所有的人都从未想过汉斯会落榜,天才一般的少年怎么可能会落榜呢?这种无形的压力,让汉斯一天一天陷入困境,在到达斯图加特城市后,他丝毫没有开心和向往的心情,满心担忧着即将到来的考试。棘手的希腊文考完回家后,他怯于面对家人,“脸上的表情有如罪人般”,“父亲和激动,情绪变得很坏”。

人们总试图夸大别人的天分,并以为只要拥有天分,一切都应顺其自然拥有,于是只要出现一点偏差就难以接受。

21世纪的人们何尝不是这样呢?多少高考生在压力的面前发挥失常,又接着应付家里的压力,变得不似自己呢?

夸赞和肯定,需要有个限度,否则即便是善意的,也会化成锋利的匕首,刺穿别人的内脏,虽不至要命,但却让人生疼。

  • 无形的摧毁暴露在每一个冷眼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便如此简单明了的话语,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每一个鲜活的生命,每一个独特的个体,都被身体收纳下,都被房屋遮盖住。可是灵魂可以被容纳,身体可以被遮蔽,眼睛却能透析一切。

社会人的团体属性,哪怕在神学校里也不能被改变。入学的孩子,总要拉帮结派,亲近一些人疏远一些人。道不同不相为谋之人与臭味相投之人,两看生厌。然而最不相配的组合,却也有最大的互补之处。汉斯与海尔讷,热衷功名和热衷文学,一个看似贪婪,一个生性寡淡,却能逐渐惺惺相惜。然,太另类终将招来冷眼,前后差距终将带来失望。一个逃出学校被退学,一个学习成绩下滑、患上精神疾病被休学。汉斯,在追寻友谊的过程中,丧失了朋友,又丧失了名誉,甚至丧失了作为一个“天才”应有的自尊和骄傲。

你们嘲笑吧,那都是你们的,与我何干?你们讥讽吧,我心甘情愿,与你何干?

  • 无形的死亡散落在每一次独处里。

汉斯的独处,从最初的学习,到应试成功后的垂钓,到被孤立时的散步,到生病时的外出透气,到抱病休学后的故地重游,再到喝醉酒后的草地休憩,在每个阶段的独处,都伴随着思想的成长。从胆小到玩世不恭、到悲愤、到恐慌,死亡的气息都隐隐陪伴在他身旁。

独处的时候会思考什么呢——我是谁,我从哪儿来,将到哪儿去——无非是怀疑当下、怀疑人生。海尔讷尚可用笔记录他眼中的世界,对诗歌没什么天赋的汉斯呢?当他从语法中逃离出来后,每一次独处他是否还能一心一意地再将没掌握的知识点悉数塞进脑袋里吗?

树叶是美好的,溪水是鲜活的,小草是芳香的,梦境是破碎的。

大起大落之后,所有小心翼翼的隐藏,终于在醉酒后暴显无遗。

“他还没唱完,内心深处有些什么让他痛苦,一阵模糊的想象和记忆、羞愧与自责的浊流涌出”。

他的生命,在这次醉酒中消逝,在黑暗的河流的抚摸下,他的生命体征何时消失不见的无人知晓。

他的车轮终于停止了转动,在别人的车轮下,他让出了占据着这个世界的一席之地。

要知道,为自己而活,才不致活得大起大落,才不致活得狼狈不堪。

要知道,打破世俗的车轮,或许不容易,但也不太难。不理会,不附庸,不随波逐流。

BY 未央。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