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耻》_读后感_700字

(2020-01-20 05:41:51) 读后感

《耻》_读后感700字

古人认为,如果一个人的德行和其职位不相配,那么往往就会带来祸难。为什么古人这么重视德行呢?这里面有深刻的道理。
《周易》曰:“厚德载物。”物就是指官位和俸禄。一个人想做到高官的位置,得到丰厚的俸禄,就必须问问自己是否有具备这样的德行、德能。如果没有这个德行、德能,那么在高位就一定会遇到灾祸。即“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汉书》也曰:“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刑不当罪,不祥莫大焉。”就是说,没有德行反而要到高位上去,那一定是不祥。即自己的德行承载不住这个物,就会把自己压垮;自己没有这个能力当这个官职,那就会给自己带来灾祸;没有这个功劳,就不可以接受这个奖赏,无功受赏,也是不吉祥;而犯了这个罪不接受相应的处罚,反而采取拉关系,走后门,通过行贿的方式来减免自己的罪责。逃得了此时,逃不了彼时。这些都是人生最大的不吉祥。
所以,只有厚德才能承载万物。反之,就是德不配位。位意思就是我们的待遇,即德行不配福报,不配福报,祸自然就相随。德行始终都是要压自己的“物”。我们不妨反躬自问,我们可以承载得了吗?靠什么承载呢?就是要靠符合万物规律的德行。如果上天没有给我们的福,就是因为我们目前的德行还载不起,即使给了你,那也是在害你。
人如此,国家也如此。一样都要审视是否“厚德载物”,不然必有“灾殃”。库切的《耻》,是对缺位父亲的审视。其“耻”富含有南非的历史之耻与未来之耻,折射南非既不清不白,又毫无前途。这种“耻”诚然也是德不配位的结果。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