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纽约客》_读后感_500字
(2020-01-23 09:34:24) 读后感 -
《纽约客》_读后感500字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白先勇,在展示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时候,是持了一种强烈的国族(中国)立场的,站在中国的角度看,那时候来到纽约(芝加哥)这样的美国大都会的中国人,遭遇的是一种放逐,一种谪仙,和一种人生的巨大落差。
对于《夜曲》和《骨灰》中的吕芳、大伯和鼎立表伯来说,他们的人生磨难都跟政治相关,而对政治的醒悟却是以自己的一生为代价换来的。从中国到美国的路,对他们来说虽然不像李彤和黄凤仪那样是从“天上”落到人间,可是经历了政治斗争的炼狱,这段路无论如何走得实在不轻松,且代价惨重。
作者对摧残中华文化传统安葬礼俗的控诉,而以与大陆做生意才能找到父亲的骨灰,讽刺是很有力的。齐生及他哥哥对父亲骨灰这么重视,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表现,而交通大学因为齐生是美籍华人带来“合作利益”才当找骨灰是一回事,表现了对中华文化的乖离之外,也暴露了只重功利的本质。
这是我读白先生的第二本著作,相对于《Tea for Two》,更喜欢李彤的明艳拒人吧,因为形象太突出了。(去档案馆的路上读完了这本书,恰好赶上平安夜,希望大家都能平安顺遂!)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