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自成(全集)》_读后感_1700字
(2020-01-07 22:27:31) 读后感 -
《李自成(全集)》_读后感1700字
花了大概半个多月看完这本10卷的李自成,现分卷评论如下。
第一卷,潼关南原大战。
这一卷主体内容如下:
1.潼关南原大战。
这是本卷的主体部分。在这一部分,我们看到了李自成同他手下的兵将们斗志昂扬、宁死不屈的精神意志,李自成阵营中的广泛讨论,言语自由,闯王自身能够虚怀若谷,能接受不同意见,与众人推心置腹。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农民军内部的行军作战缺乏军事指导,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尽管李自成阵营中众多大将可以自由讨论,这些人也身经百战,闯王自身也颇具才干。但这一切在遇到官军的精英人物洪承畴和孙传庭就显得不足,因此才会误入敌人口袋。虽然最终突围而出,却损失惨重。李自成向南撤退至商洛一带,高夫人向东撤退至河南一带。
2.郝摇旗事件。
这件事算是一个小插曲。李自成部转入商洛山之后,郝摇旗部受不了严苛的纪律和艰难困苦的生活,遂投往他处。在这件事中我们看到了李自成的大气与与义气,好说好散,纵然郝摇旗这时闹分裂很对不起他,他也没有责怪,反而礼送摇旗,让人佩服。李自成高明的处理办法反而使得本来是一件致命的分裂事件反而促进了部队整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所以称之为小插曲。在这件事上,我们还应看到,郝摇旗正像狼来了那个故事里的小孩一样,虽然拉走部队过上了他认为的舒坦日子(实际也确实定比李自成的日子要好很多),但在闯王阵营中他的声誉开始下降,也为后来他不被重用埋下伏笔。
3.谷城会晤。
李自成仅率亲兵数人,进入曾为昔日好友几年前闹掰分裂现又投降官兵并是他驰骋天下敌手的八大王张献忠处,劝说其起义。最终,他的真诚打动了张献忠,也使得他得以脱险。结合前两件事,我们可以看到李自成此人遇事果断,定见很强,一旦拿定主意很难更改。估计他此时有清醒的认识,所以才会做决定前先让众人讨论,择善而从。
4.卢象升之死。
这件事是清兵进入京畿辅地,朝廷上崇祯皇帝和杨嗣昌秘密与东虏议和,一方面又诏卢象升带兵防御阻击清兵。由于议和占据主导,所以卢象升的对敌处处受阻,以至于兵败身死。
5.商洛潜伏。
这是一段当长发时期,眼下是潜伏的第一阶段。李自成大部转入商洛山之后,这时的李自成痛定思痛,决心整军练武,劫富济,同时也开始重视知识经验的重要性,不仅自己开始读书,同时尚炯云游北京,替李自成招揽牛金星入围。
第二卷,商洛壮歌。
这一卷主体内容如下:
1.牛金星初到商洛山。
这件事情我们看到了李自成的礼贤下士,甭管是不是出自真心,至少样子做得很好看。牛金星来到后,与李自成畅谈天下形势,也提到了据守宛洛,大行仁义,救赈百姓等建议。只是涉及层面比较笼统,也没有提出具体措施,仅仅可以作为一个理念来看待而已。我们注意到,此时的牛金星还是知识分子,没有完全变味,毕竟只是初入李自成阵营。
2.夫妻会师。
这件事我们看到了高夫人的身影,从个人感触来说,高夫人贤明无几,比之马皇后和长孙皇后毫不逊色。之所以默默无闻,是因为李自成最终失败了,决不是高氏能力不足。
3.商洛壮歌。
商洛潜伏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黑虎星加入,郝摇旗回归。李自成劫富济贫的方针有条不紊的实施,同时也对附近的匪患进行了剿灭分化,有些土匪暂时加入了闯王的阵营。这时的闯王阵营比之原来有些混乱,但大体还好,不至于过分糜烂。这当然一方面和这一时期的艰难困苦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形势有关。
4.围攻宋家寨
这接着进入精彩部分——破宋家寨。面对官军、山寨等外部敌人和新招降的土匪叛乱,李自成调度有方,处理得当,最终度过了这个危局。在这件事中,郝摇旗失守智亭山不知所终,这又一次他后来的不受重视埋下了伏笔。李自成阵营中李鸿恩违反军纪被处斩,同样的土匪也违反军纪却被纵容,李自成因为毕竟不是老八队不能一贯从严,害怕处理过重会使逼反土匪。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李自成不自信的一面,对于非老八队的成员不是信任有限。这一点在后面体现的更为明显。在处理土匪叛乱问题上,李自成派了一只虎李过前去处理,可谓用人不当,以至于酿成重大事故。这也暴露了李自成识人不明,用人不当。按道理,他完全可以派持重沉稳的田见秀去处理而不是性格刚烈的李过去处理这类问题。
李自成这时候已经部分小范围的实践着救济百姓的策略,慢慢走向成熟,也初步赢得了民心。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