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干法》_精选读后感_800字

(2020-01-12 02:43:08) 读后感

《干法》_精选读后感800字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稻盛和夫总结出来的一套工作观。
为什么要工作?
稻盛和夫倡导的正面的思维方式:积极向上、勤奋努力、热情洋溢,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批判:延误工作,将工作视为剥夺人性的苦役,尽可能逃避工作,觉着努力工作毫无意义。
一心一意投身工作,本身就是磨炼人格心志的修行。工作也是人生很大一个平台和阅历,我们在经历和克服困难中,实现自身价值和完成自我修行。这些都认同。大多数普通人会通过工作和家庭实现自己的价值。
然而,对于很多听话的乖学生而言,会有无良的资本家利用这样的特点来最大化资本家的效率。如一季奇葩说所言,资本家不会book足量的人,能者累死,但同时有找不到工作的人,这是资本的最大化(花费1.5倍人工成本book一个人,远比花1倍人工成本book2个人成本更低,因为其中还有培训、面试等其他成本在),但这不并不是个人效率最大化。个人应该还有20%的自我学习成长时间。
热情
为了顺利推进公司或团队的工作,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一个精力充沛的、起核心作用的人物。这样的人将成为全体人的中心,宛如一股上升的气流自平地而涌起,将全体人员卷入,带动整个组织一起行动。像这样自己主动领头、带动周围的人把工作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的人,我把他们称作“在旋涡中心工作的人”。
现有的企业组织中,这样的人很明显,一般老板和核心员工会有这样的特征。
能力
天赋之能,没什么好谈的。
其他
所谓人生,归根到底,就是“一瞬间、一瞬间持续的积累”,如此而已。每一秒钟的积累成为今天这一天;每一天的积累成为一周、一月、一年,乃至人的一生。
能力要用将来时估计,这一点挺触动我。
企业中的聪明人和愚人,也值得去思考。
终评
稻盛和夫的干法,初看觉着是一个公司老板很希望员工去阅读和信仰的书籍,多次想扔掉吐槽。看完反而觉着也不乏可取之处,可圈可点。值得在细节处再做品味消化。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