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早晨从中午开始》_精选读后感_1200字

(2020-01-11 04:41:20) 读后感

《早晨从中午开始》_精选读后感1200字

路遥创作《人生》和《平凡的世界》的心路历程自白。所有呈现出来的行云流水背后都孕育着无限的艰辛。在生与死的边际中对写作执着,靠着精神支撑前行,这是我所体会的勇气和追求的力量。这本书对写作者肯定受益匪浅,但基于作者与读者的共生关系,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却是如何读书、成为怎样的读者。对读者,整个社会似乎总是讨好型的,对读者并没有什么要求。但是,这是否值得反思?突然发现,对于一本书好坏与否我并没有自己的评价标准,自己在茫茫书海中却没有选择的方向,这简直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为是经典著作,所以阅读;因为众人推荐,所以阅读。随波逐流地读了,自己理清故事脉络和人物性格,就美其名曰“读过”,突然反思自己的阅读过分功利,有时候甚至只是为拥有谈资而阅读,只为骄傲地说出“我读过”。但经典为何经典,你终究无法言说,作品好与坏你没有评判标准,你只能凭借着对故事情节的肤浅认知说出你喜欢亦或是不喜欢这本书。在路遥看来,故事可以编造,体验是最重要的。带着自己的态度和情绪,立足社会大背景,抽离生活表象,揭露内在矛盾,从多样的情节和丰富的人物性格中传达出自己的情绪,完成初稿后再进行字句的推敲。这是路遥的写作态度,对写作者无疑受益匪浅,但似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阅读的层次,对我认识阅读也有很大的启发。《平凡的世界》读过两遍,简要说一下体会。第一遍阅读,执着于了解故事的走向,在故事的走向中简单体会角色的性格,但时间一久,情节被遗忘,角色的性格也只能回忆得七零八落,这是第一遍较为肤浅的阅读。第二遍阅读,在翻动书籍的过程中曾经的阅读会唤醒你的记忆,你已经没有对故事情节的过度追求,这时候会停下来更深层次地思考造成人物性格的各种原因,开始联想到社会背景,你的阅读似乎上了一个层次。不知发现没有,我阅读的层次和路遥写作框架的展开是恰好相反的,所以看完这本书我才知道优秀的作家的优秀之处。二次阅读基本对应着框架构造展开,而对应路遥对初稿进行的二次抄写和修改,我突然发现,出于对作品的尊重,第三次阅读是十分必要的,如何开头,每一个信天游的安排,每一个遣词造句的意义,这是我第三次阅读才会开始注意的问题。或许聪明的有经验的读者一次阅读就能达到三个层次,真的突然发现,“愚钝”的读者要评价一个作品的好坏与否至少需要三遍的阅读和推敲,同时我也认为,囫囵吞枣的我们并没有评价的资格。经典为何经典,正是因为它经得起反复推敲。回应读书读了也会忘,为什么要读呢的疑问,想来只有一个答案:总归读得太少。这里的太少,曾经以为是数目太少,但应该还有次数太少。愿每个人都学会独立选择,拥有自己的评价标准,与君共勉,我自己也在努力之中。

ps:当然不是所有书都要求读好几遍,所有东西肯定有属于自己的权衡标准。初步判断终归是有的。好的,我要带着不一样的情绪和心境再次去看一遍《平凡的世界》啦。路遥先生给我的启发还是蛮大的~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