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每天演好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_精选读后感_4500字

(2020-01-13 09:40:45) 读后感

《每天演好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_精选读后感4500字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时候,气的想辞职,但是只要给你两分钟,你就知道你辞不了,市场不景气,工资还可以,辞职会去哪,会不会比现在更糟糕,等等一系列问题会把你砸醒,你想冲动辞职,可能是工作受委屈,心累了,也可能是因为钱没给够,可能是因为来了新领导,哪哪看你不顺眼,也可能因为同事给你穿小鞋,你气的直跺脚。

按理来说,在职场摸爬滚打那么多年,应该具备一定的稳定情绪的能力了,是的,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我们成长了,成熟了,不会冲动了,就像打怪升级一样,我们练到高阶了,以为百毒不侵了,可是,谁知道,身为成年人的我们,崩溃就在一线之间,我们无数次的问自己,我们为什么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写下以上这些文字的时候,我正在经历一次职场危机在家待业,起因是因为管理理念不合,或者说其实我还没想好那是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期间看到一本书叫“每天演好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本来在现在公众号文章盛行的今天,这种书到处都是。作者老杨的猫头鹰,已经出版过类似这样的几本书,比如《姑娘,脱贫比脱单重要》、《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再比如《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等,相比于市面上的同等文章,他的文字可能更成熟一点,如果把文字中一些警醒的话当作方法论的话,他的方法要管用一些,最起码,能刺激到我。

现在这个时代,工作上,生活上的压力满满,高压状态下的人们,很容易中暑,当抑郁症都逐渐给人们正视的时候,情绪抑郁,已经不是什么特别的词了,职场人、产妇、中年人,无论经济收入高低,大多数人都有过情绪失控的时候,情绪抑郁,也存在于你我当中大多数,毕竟,情绪这玩意就像流感一样,受外界某种因素影响,但同时,也是因为自身免疫力低下导致的,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你生上,你可能会原地爆炸,但是发生在另外一个情绪稳定的人身上,你会看到他也不爽,翻个白眼,来一句经典的国骂,然后就微微一笑,继续做他的事情,当我亲身经历的时候,我发现有些人不是脾气好,而是他们的情绪免疫能力很强,他们也会不爽,但是他们不爽的是事情本身,他们不会让自己被情绪牵着鼻子走,那像我这样的,以及我们这些免疫力不高的,该怎么办呢?那些让我们奔溃的时刻,那些让我们惶惶不安的事情,那些我们觉得跨不过去的坎,都怎么办呢?

作者在这本书里说,搞定情绪,不是靠人,而是经过一次次的失去和拥有,是好好说话和付出行动,是好好吃饭和马上睡觉,要想搞定情绪,你必须要有一些触手可及的目标,最好是今天就能实现的那种,比如上班不迟到,上课不玩手机,和那些等我有时间和等我有钱了才去做的事情。你必须早上醒来的时候就清楚的知道你今天最重要的是什么,你必须给自己集攒细小的期待和一些成就感,你必须给自己无聊的生活一些快乐和仪式感,这些你才不会被遥远的梦想和铺天盖地的坏情绪拖垮。

这让我想起一个朋友的事情,她在过去几年里无数次对我倾述过工作的烦恼,因为觉得没前途,所以想辞职,我说那就辞吧,在过去的几年里,每次她这么说,我说那就辞呀,反正还年轻,因为觉得受委屈了,所以想辞职,我说那你想好了就辞吧,因为领导给她穿小鞋,所以想辞职,我说你为什么还没辞,从她第一次跟我抱怨要辞职的时候,到现在已经过去已经过去三年了,三年的时间,她明明可以有很多次选择的机会,但却因为工作的安逸,同时彼此熟悉下不了决心,因此也陷入了无限循环,和日益增加的焦虑中,越焦虑,情绪越不稳定,终于在她最近再一次跟我倾述辞职的时候,她的情绪集中爆发了,哭的稀里哗啦,即便现在她也升职了,工资也还可以,过得去,但她所处的行业整体没落,未来没有出路,而她自己也发现,自己那么多年消磨在一个单位,技能单一,曾经那些她想去的行业,能看的懂的招聘职责的都是基础岗位,如果遵循工作跳一跳,职位和工资会往上涨一涨的原则,那些她想要跳的职位,要不是她所要求的技能她没有,要不就是招聘职责都看不懂,毕竟隔行如隔山,而她也错过了从底层再干起的年龄,所以焦虑到最后,就是情绪的奔溃。我觉得如果她再没有切实可行的改变,她之后还会焦虑,她还会奔溃,而这种切实可行的改变,一种是行动上的,付出行动的,另一种是内心的,和自己和解的,就像和每天演好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里写的那样,成长最要紧的任务,是学会给自己松绑,而不是强行给自己加戏,稳定情绪最要紧的是学会和自己和解,不能造出宇宙飞船不能创立商业帝国这没什么,天赋一般相貌平平这也没什么。

最近再看小欢喜,黄大厨算的上为数不多的理想偶像,里面情节倒是没什么,只是人物很吸引人,每个人都很饱满,演技也好,张弛有度,当我看到剧中的黄大厨再即将升职的档口被辞退的时候,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他四十五岁,法律专业毕业再一家公司当法务,虽然业务很强,但没有什么上进心,不眷恋职场(这点倒是和自己蛮像的),就是这样的人被辞退的时候,他是懵的,他的儿子十八岁正读高三,他的妻子刚刚经历职场背叛,被降职,他每天出去找工作,四处碰壁,谁会要一个四十五岁而技能单一的人呢?说实话,这个情节看的我脊背发凉,我想起前段时间看的深度好文,新媒体行业为什么不看好三十五岁以上的人,哪怕有些人业绩非常好,他们是觉得三十五岁以上的人学习力下降了,大多数人都会被家庭所累,无法像二十多人的年轻人那样后劲十足,有不少人真的就像剧中的黄大厨那样,说被辞退就被辞退了,一点征兆都没有,如我接触过的所有招聘都明确表示,几乎都不招三十五岁以上的人,我在想,三十五岁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根本就是年轻人嘛。即便再无语,我相信三十五岁以上的人还会再有出路,可是剧中黄大厨的角色更极端,四十五岁的时候,上有老下有小还失去工作,我不由得就担心自己的未来,怎么办呢?什么样的技能才是自己的保障呢?年轻的时候觉得自己站在世界之颠光芒万丈,就要去冲去闯,谁让我考教师资格证或者公务员我跟谁急!但现在,如果可以我会去争取磨这两个职业,只要兢兢业业工作,不违反纪律,多少干出点成绩,就不会面临突然被辞退的风险,但怎么办呢?我的选择啊~就是我的选择,如果从头来一遭不出意外我肯定还会选择和现在的道路一样,因为,我们所作出的任何选择,都不是由单一的因数决定的,那未来的出口在哪呢?

当我看到黄大厨为了避免儿子知道自己被辞退的事情,每天照样出门准时回家,他没地方去只能去商场逛一天,或者找个咖啡厅点杯饮料坐一天,本来最通透的他,也会变得很敏感,此前,他还是一个公司部门的一个领导,却沦落到一个家庭煮夫,除了惊讶,我还特别佩服他的情绪,或许,他是正真的成年人吧,这么大的打击,他也只是一次醉酒,便无其他,情绪基本稳定,你会觉得,这些人他是活的多通透啊。其实有时候,命运本来就是这样,能看到真善美,也会看到假丑恶,有不期而遇的温暖,也有不辞而别的疏远,有求而不得的关怀,也有失而复得的感动,你要学会接受它的狼烟四起和不怀好意,同时也要感激它的峰回路转和另有安排。

那么我们再说回那本书,里面有一个故事不知道什么原因,就突然缓解了我的焦虑,分享给大家。

我的书桌上一直摆着一张合照,那是和老吴蹦极之后的留念合影。照片背面有一句话,也是老吴写给我的:“任何好事都不会轻易发生。”

这是六年前的事了。那时的我下定决心要以写字为生。我熬了很多夜,写了很多稿子,也投了很多家出版社,可根本就没有人理。每次打开电脑看着几十万字静悄悄地躺在屏幕里,就像是每天开门都能看到几十个上门要债的债主。

我的一腔热血慢慢成了红色的沙冰。可当我把焦虑、苦闷、迷茫、愤慨一股脑地说给老吴听时,他一句宽心的话都没说,而是直接拽着我来玩蹦极。

记得当时排了很长的队伍才到了售票处。

老吴问售票人员:“多少钱一次?”

对方回答:“带绳的一百八十元,不带绳的免费。”

老吴趴在窗口上笑,说道:“两张,带绳的。”

我根本就笑不出来,我对这种自虐的游戏一点不感兴趣(准确说是我不敢跳)。在距离跳台二十米的地方,我的心跳声就变成了密集的鼓点;在距离跳台两米的地方,我整个人都凌乱了,当时心里的困惑是:“我是谁?这是哪儿?来这里干什么?”

等到工作人员给我穿戴安全绳的那一刻,我的身体和大脑都已经接近失灵的状态,大脑只能发出“拜托你们认真点,把我当条人命看!”的求生信号。

结果是,在我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一个“丧心病狂”的工作人员把我推了下去。

我根本来不及恨他,只觉得我的脑袋快要炸了,心脏快要停了。我竭力绷紧身体,可根本就对抗不了地心引力,我努力地张大嘴巴,可根本就喊不出来。除了忍受耳边呼哧呼哧的风声,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装出慷慨赴义的神情。

看着我失魂落魄地着地之后,老吴一脸满足地搀着我去拍了合照。然后说了一句我这辈子都不会忘的话,我甚至还记得他当时的语速很慢,感觉听完这句话的时间够我烧开一壶水。

他说:“生活就像是蹦极。从做出决定,到纵身一跃,再到自由落体,每一步都很难,都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耐心,但自始至终你都很确定,死不了的。”

老吴是吃过苦的人。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因为斗殴进了监狱,母亲因为家里贫穷而离家出走,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糟糕透顶的烂摊子:家里有卧病在床的奶奶和嗷嗷待哺的弟弟。

那时的他怕黑,怕冷,更怕饿。可除了怕,他不得不去做点什么,因为天冷总要取暖,肚子饿了总得吃饭。他白天去捡塑料瓶,晚上去饭馆里刷碗,稍大一点去做洗车工、搬家工人……最难的时候,他兼了三份工作,一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难熬得像是踩着刹车去跟人赛车。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老吴都悲观地认为:人生就是由一连串的灾难组成的。

在不幸的生活中待得越久的人,就越能理解一个无奈的道理:仅仅只是坏事结束,就足以让人觉得幸福。

他熬过来了。

他说:“当我意识到,熬过这一关还有更难熬的,我就不觉得这一关难熬了,而且,当我发现不论多糟糕的事情都弄不死我的时候,我就彻底释然了。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吓唬自己,站在一边看,躺在床上想,怎么都觉得难,等到真正去做了,发现也就那么回事。”

如今的老吴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他读了很多书,并且擅长弹钢琴。他可以一边跟你讨论人工智能的走向,一边弹奏肖邦的夜曲。外人根本就不可能看得出来,那些任何一件就可以压垮一个人的事情在他身上发生过。

他接着说:“个人经验是,一定不能把时间浪费在焦虑上。要想向这个世界讨点公道,焦虑是最没用的,因为它会吞噬你大把的时间,让你觉得有事在忙,实际上却什么都没做。你要继续写、继续改、继续投稿,直到你甘心放弃为止。因为任何好事都不会轻易发生!”

是啊,反正又死不了,反正又避免不了,反正又没有更好的选择。

无论我们愿不愿意,麻烦都不可避免;无论我们欢不欢迎,未来一定会来。但只要活着,那么一切都是“未完待续”。

反正啊,所有正在让你崩溃的时刻,所有让你惶惶不安的事情,所有你觉得跨不过去的坎儿,都得靠你自己熬下去。

反正啊,在束手无策的现在和得偿所愿的明天之间,在铺天盖地的焦虑和一切都尘埃落定之前,你还有大把时间。

世界到处都是透明的南墙,撞就撞吧,大不了两败俱伤!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