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治通鉴(最爱读国学系列)》_精选读后感_1300字
(2020-01-07 09:11:42) 读后感 -
《资治通鉴(最爱读国学系列)》_精选读后感1300字
【我讲的《资治通鉴》持续在微信读书更新,欢迎收听】
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资治通鉴》成书,全书294卷,包括上起战国初下迄五代1362年的历史。编者司马光投入自己后半生近20年精力才得以成书。怎样写封奏疏让皇帝看到自己的努力呢?
写得好就是画龙点睛,写的不好就是画蛇添足。于是有了“司马光进呈《资治通鉴》表”。
一千多年之后,我们仍然可以从司马光的行文中学到工作汇报的三个精髓,“夸老板、拿成绩、诉苦劳”,请特别注意顺序也很重要。接下来,让我们逐一分析。
首先,狠夸老板英明。先奉敕编集历代君臣事迹,又奉圣旨赐名《资治通鉴》,今已了毕者……伏遇英宗皇帝,资睿智之性,敷文明之治,思历览古事,……陛下绍膺大统,钦承先志,宠以冠序,锡以嘉名……
英宗是神宗的父亲,司马光用这段话猛夸了这对父子的英明,希望鉴古知今,安排自己写书。
员工无论怎样努力,成果最终都要归于领导指挥有方,所以汇报工作第一件事就是把领导夸一夸,一来大家开心,二来万一做的不好领导也可以适当容忍。
如果用吃饭做比喻,夸领导就是开胃菜,需要先上,然后才是正餐,即拿出成绩。
其次,拿出工作成绩。臣既无他事,得以研精极虑,穷竭所有,日力不足,继之以夜。遍阅旧史,旁采小说,简牍盈积,浩如烟海,抉摘幽隐,校计毫厘。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修成二百九十四卷。又略举事目,年经国纬,以备检寻,为目录三十卷。又参考群书,评其同异,俾归一途,为《考异》三十卷。合三百五十四卷。
这段用了多次四字表达法,刚劲有力,说明自己工作辛苦,并拿出具体数据表明成果。
这一点很关键,也是容易被职场人忽略的。汇报工作时,大家往往只提自己有多么努力,却很少能拿出更具体的事例和数据,这是汇报的大忌。
要想克服就要特别重视“提供数据”。我们可以像司马光一样先拿成果数据;如果不行就拿过程数据,比如做过多少次尝试;如果还不行就拿加班数据,比如连续996多达50天。具体的数据不但能让结果可衡量,还能成为领导向老板汇报的基础,有必要重点关注。
此处如果还拿吃饭做比喻的话,拿出成绩就是正餐、硬菜,实力说话。
第三,痛陈劳动辛苦。今骸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为,旋踵遗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伏望陛下宽其妄为作之诛,察其愿忠之意……监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足以懋稽古之盛德,跻无前之至治,俾四海群生,咸蒙其福……
有人会觉得“说出苦劳是装X,老板不会看不到”,但真实情况是,老板真的看不到,大家都忙。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喜欢在朋友圈晒加班,他们希望老板看到。
之前听过前智联朋友讲过一件事,部门一个女孩天天晚上十点以后才下班,数次被老板看到全公司只有她一人在“努力”,最后年会优秀员工评选,老板“热泪盈眶”的投了她一票。挺好,这也不错了。
最后,还是再强调一下。汇报工作时要注意上文说的“顺序”问题,痛陈辛苦是在拿出数据之后,希望领导能体谅。
此外,还有“买保险”的味道,原文提到“伏望陛下宽其妄为作之诛”,意思就是有工作不当之处,领导您多包含。
当然,最后不要忘记再夸下领导,兜个底。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