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沧海(全集)》读后感_1700字

(2019-08-06 03:55:11) 读后感

《沧海(全集)》读后感1700字

《沧海》
6月份得知,凤歌的《灵飞经》写完了,也就是说,我从上初中开始至今,这12年来整个“山海经”系列算是画上了句号。
也许很多人开始看武侠小说是从金庸古龙开始看的吧,我这却是从凤歌开始看的,能从始至终,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凤歌今后怕是不会写武侠了。
《沧海》故事承接与凤歌的第一部武侠小说《昆仑》,不看《昆仑》虽然不妨碍《沧海》的阅读,可如若读昆仑在前,再看沧海,剧情体验会更好,可能也是因为这样,也会约束一些人看沧海会觉得很不能接受吧。
因为凤歌续写《灵飞经》的缘故,昆仑发生于宋末元初,沧海背景在明代嘉靖年间,而灵飞经的故事在明初靖难之役前后。为此,凤歌修改了昆仑与沧海,以保证能连接上时间线。
这本就是新版的沧海,如果说这次修改最大的亮点,无异于是增加了万归藏与谷神通的紫禁城大战吧。旧版之中没有两人交手的正面描写,可以说是最大的遗憾。
因为凤歌的《昆仑》起点可能太高了一些,他被誉为“后金庸时代第一人”,批评之声也很多,说昆仑有很多地方有模仿金庸之嫌,这也促成了后来昆仑的改版。
所以在沧海之中,看出来凤歌是极力的求变。尤其是在武功体系上面可以说是自成一家。黑天书“隐脉”虽然看似神奇,但大可理解为等同于X战警的变种人吧,周六八劲可以看作是火影忍者之中的忍术火遁水遁?天子望气术就是X教授那种心灵感应?大金刚神力倒像是蛮正儿八经的传统武学了。这种设定对于金古温梁的武侠来说看起来更具有魔幻色彩,可我看来也就是一种接受能力罢了,尤其看昆仑在前,我接受这种神奇的武学还是很容易的。
优点来说,一是这种求新求异,周流八劲、天子望气、黑天书这种新的武学体系,东岛、西城这不一样的江湖背景,在我看来都是这本书优点,
二是对于人物的描写,不论两位主角,还是谷神通万归藏,亦或者是东岛四尊西城八部之主,甚至是六大劫奴,每个描写虽然有的篇幅很多,有的篇幅很短,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就觉得历历在目。虽然织田信长只出现在第一部里面,但是对他的描写可以说是十分恰当了。或许因为时间久的关系。宁不空的人设前后看起来还是有区别的。或许遇到了沈舟虚,命中注定吧。噢,对于了解这段明史的人,沈舟虚就是历史上的徐渭了。
当然对于我这种昆仑的书迷,昆仑之中人物的结局在沧海中都不同程度的点到。可以说是最欣慰的地方。
同样的,说道缺点,我是花了大概两天功夫重新看完新版,因为双主角的缘故,故事显得有些支离破碎。背景的话虽然主角一丛人纵横四海寻找“潜龙”,看起极为宏大的场面,但是换成一国一城甚至一村?额,故事也可以发生,这个大概是不太足的地方。
额,说道双主角,今年4月份过世的黄易先生的《大唐双龙传》,是我很喜欢的一本双主角小说,极力推荐。也很难过,盛唐三部曲成为绝唱。
对于感情的描写,凤歌看起来是很喜欢“一男两女”这种设定了。(撇嘴)陆渐对应的是姚晴和宁凝,额还有阿市;谷稹对应的是施妙妙与谷萍儿,嗯以及艾伊丝。谷稹与施妙妙两情相悦,谷萍儿自幼迷恋无血缘的兄长,这些我都觉得没问题。陆渐与宁凝身世相似,同为劫奴又共同患难,以此为感情基础也完全可以。可陆渐与姚晴,大概是我万万无法接受的一对吧。身世悬殊,毫无共同语言,性格迥异,目标背道而驰,哪怕新版中修改后姚晴没有那么刻薄,增加描写了姚晴在西城之中唯有陆渐支撑才能坚持下来的心里描写。我仍然觉得,这是极不般配的两个人。姚晴和谷稹倒是蛮搭配的,摊手。题外话,根据黑天书有无四律,第四律有来有往,最后姚晴也变为劫奴。说明陆渐和姚晴也是不会有后的。红粉骷髅,骷髅红粉,所以陆渐最后还是在家成为居士了吗。
嗯,对于我这种死忠粉,我很喜欢这本沧海,可我还是推荐先看完《昆仑》再看沧海,会更好,这种捆绑的阅读,各有利弊吧。
原本出完沧海,凤歌就宣布不再写“山海经”中的“经”了,昆仑发生于宋末元初,沧海背景在明代嘉靖年间,我当时认为,即使有“经”大概会发生在明末清初?或者清代康熙年间?毕竟有关于历史的武侠小时,必定要伴随着历史的大事件吧,昆仑中梁萧助元攻襄阳灭大宋,沧海之中陆渐随戚继光抗倭,通俗来说这就是“主角光环”。可是沧海结尾,谷稹解散东岛,这样故事可能就很难再有后续了吧。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