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起点很低理想很高时:高考落榜生到牛津大学的逆袭之路》读后感_900字
(2019-08-12 12:39:45) 读后感 -
《当起点很低理想很高时:高考落榜生到牛津大学的逆袭之路》读后感900字
《当起点很低理想很高时:高考落榜生到牛津大学的逆袭之路》
看了这本书纯属一场意外邂逅,免费赠书中只看到这本书封面上大大的当起点很低理想很高时几个大字,于是看看吧。打开书的时候高考落榜生到牛津大学的逆袭之路,差点不准备看了,以为这又跟上学时看的北大才子,哈佛女孩一样,讲述了一个个励志奋进的故事。
看了前面几个章节,我开始看了进去,不是各种学习方法的堆砌,不是名言警句的励志,小韩一只是说了那个初高中时代学生的心态。真正让我开始走心的时候是他在看到高考结果之后的做法。
1、认清自己的能力与目标。作者一直都知道自己的缺点在哪儿,也知道自己对课堂学习的兴趣不在,所以面对不被录取的结果他是可以接受的,但同时他又是不能接受的。因为目标不在那儿,那一刻他选择牛津,看似是一个不可能的事情,但也许只是他自身给自己的坚信。
2、不达目的不罢休。进去牛津是很难,先去英国,先考伯明翰,于是预科,入学,争先进,他一直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并不断努力。正如作者自己说的,其实真正写出来的可能只有百分之一,然而更多的百分之九十九是别人所不知道的。伯明翰里开始的语言不通,三小时的睡眠,煮糊了的面条,一次次失败的打击,这些可能只是其中再小不过的一点了。
3、立长志与常立志。记得小时候爸爸就经常跟我说这个话,那个时候没有什么概念,单纯的以为考上大学就是长志,每次考第一就是常立志,然而如今走出象牙塔,却发现没有了长志也没有常立志了。生活没有了梦想,又怎么会进步,怎么会快乐。我感谢生命中一直陪伴的朋友,他们的不离去似乎是人生的路灯,慢慢照亮前进的路。
4、说说坚持的那些事儿。有时候很固执,总觉得我认为的就是那样的,就是对的,于是不愿再改变。比如宁缺毋滥。不过今天不想说这个,看了这本书,想说的是那些坚持的岁月里,作者的心是怎样的。我也曾每天20个单词不到100天,每天坚持看英文原著不到两个月,BBC听了大概不到一周,阅读不到年化50本,毛笔没练到一个月,坚持似乎成了很难的东西。所以即使明白了那么多道理,然后你不去做,得到的还不会是你。效率时代,坚持还是最大的制胜法宝。
好啦好啦,一路废话,都不忍去看自己写了什么,仅以此提醒自己。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