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一言力》读后感_6000字

(2019-08-13 05:54:17) 读后感

《一言力》读后感6000字

“一言力”,也就是“万物本质以一言蔽之”的能力,掌握这种能力之后,它将成为你一生的武器。“一言蔽之”这四个字也可以换成“一语中的”“直击重点”“干净利落”“点睛妙语”“一针见血”等说法。

一言力,包含七种能力,即:

1

概括力

说白了就是标题党

学好概括力有以下好处:

所谓概括,归根结底就是把具体事物抽象化的一个过程。专有名词等某种程度上还残留着一些具体性的概括称为“具体概括”,比如新闻标题。升华至事物本质阶段称为“抽象概括”,例如,海贼王可抽象概括为:少年和同伴踏上旅途,最终有所收获。这个骨架加上一些具体信息,就有可能形成一个全新的故事。

训练自己概括力的方法:

1、注意观察新闻标题是怎样压缩在几个字以内,并且只看标题就让人有进一步阅读的欲望。这些标题遵循了以下3项方针:

2、将每天的日常工作、需要交给领导的报告、领导和客户的指示等压缩成13个字以内的标题,然后记下来。

3、分析其他行业某畅销产品的各种要素,再进行彻底的抽象概括。然后结合本公司所在领域的具体情况进行二次创作,就很有可能诞生一个新创意。

4、如果对方说了很长的一段话,你就要尽可能对它进行简短概括。可以先说一句“你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呢”,再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总结。这样就能给别人一种“懂我”的印象。

5、给老板汇报方案,先说结论。要以结论为重点进行概括总结。

2

断言力

断言,会给你带来力量。

所谓断言,即明确表达说话人的意思。通过断言,可以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力量,帮助你赢得他人的信任,抓住读者的眼球。

正因为在断言的时候承担了一定的风险,这个建议才有意义。不把话说死了就意味着不用承担风险和责任,确实比较轻松,但也没有力量,丢掉以下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改变一下:

如果遇到有些情况,确实无法下断言,那么使用留有退路的断言:

这样既没有把话说死,也做到了断言,所以还是相当有力量的。不要忘了,在断言之后还需要告诉别人你的依据是什么,否则说服力会大大降低。

训练自己断言力的方法:

1、先精炼再断言,比如“语言或许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养成的一种习惯”可精炼为“语言是一种习惯”。

2、先预测再断言,比如养生保健类书籍的名字“不吃主食,变健康”“刺激大拇指,大脑立刻返老还童”。

3、语带恐吓的断言,“体温下降1摄氏度,免疫力下降30%。”“体温下降,癌细胞活力加强。”“肌肉不用就会逐渐萎缩。”“压力过大,细胞也会受伤。”

4、违反常识的断言,比如电视剧《龙樱》中的“笨蛋和丑八怪都给我去东大!”“填鸭式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报考东大的人没必要买参考书。”“用玩游戏的心态去做题!数学就是这么简单!”“考不到100分的全是垃圾!”“英语这东西随便学学就行了!”

3

提问力

为什么“提问”可以直击心灵?

所谓提问力,即对别人“提出问题”“质问”“询问”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创造问题”的能力。当双方意见对立,或是难以沟通的时候,如果能够提出一个效果显著的“问题”,就能用着短短的一句话改变他人的看法或当时的气氛,也可以抓住读者的眼球。

训练自己提问力的方法:

1、建议式的提问法,先锁定目标,引起关注,再提出你的建议。锁定目标的方式大致有以下三种:

让我们给健身馆想一句广告语吧。

① 通过属性来锁定。

50岁以上住在亦庄的女性注意了,特大喜讯。

②通过内在要素来锁定。

最近是不是觉得身体有些僵硬呢?快看这里。

③通过行动要素来锁定。

下班之后,是不是想去健身又不想提着公文包呢,解决办法在这里。

2、一开场就用提问抓住读者的耳朵,例如西蒙·斯涅克在题为《伟大的领袖如何激励行动》的演讲中,开场就提出了这样一连串的问题。

“在事情发展不顺利的时候,你会怎么解释呢?或者说,当其他人完成了一项颠覆常识的伟大成就时,你又会怎么解释呢?比如说,为什么苹果公司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不断创新呢?……为什么马丁·路德·金能够领导民权运动呢?……为什么莱特兄弟能够成功发明载人飞机呢?”

在这样一连串的提问之后,斯涅克紧接着说道:“三年半之前,我终于发现这些成功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我称之为黄金圈法则。”

3、用疑问句作为书名,因为人们在听到一个问题的时候,总会下意识地去寻找答案。例如《卖晾衣杆的小贩为何不会倒》——懂点会计很有必要(副标题)。

4、常用“为什么XX会……呢?”句式。例如“为什么某宝的流量是我们公司的2倍之多?”

5、设置一个震撼心灵的问题,“你昨天活了几个小时?”“你的爱情休息多少年了?”(百货公司广告)“你喜欢漂亮的姐姐吗?”(美容家电广告)

6、语气亲密的问题,帮你拉近双方关系,这个方法的关键之处在于要让对方不自觉地点头称是。“最近,体力是不是有点下降了?”“工作时遇到这种下属是不是很让人头疼?”“腹部的脂肪是不是很让你在意?”“老家的父母离自己那么远,是不是有点担心?”

随着时代的发展,比起“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会更加重要。

4

短答力

迅速给出一个干净利落的回答

所谓短答力,就是指在听到对方的问题时,能够剪短却准确地进行回答的能力,或是在对方询问你的意见或感想时,能够给出恰当评价的能力。帮助你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发言的趣味性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视角有趣”和“表达有趣”。

做到“视角有趣”的五大要点

1、移情法,即将回答重点转移到评论物体本身,或是与之立场相近的人和东西身上。可以考虑到不同的“时代”“立场”“地区”“国家”等因素,也可以从历史人物的角度去评价。

“如果我是你的话,一定会六神无主”

“从樱花树的角度来说是有点悲凉的。每年只有这十几天的时间能够得到人们的关爱,看着那些人在自己脚边肆意玩闹,而剩下的355天则假装不认识一般和自己擦肩而过。”(赏樱主题)

“如果我是地球,真的很想大吼一句:‘你们有完没完!’”(环保主题)

2、任意比较法,发言的时候一定要跟个什么东西进行比较。跟自己比较的时候,原则上来说,是要贬低自己去抬高别人。

“原来您一个月能看50本书啊,想我这种人一年只能看5本书,真是自愧不如啊”。

“您和我虽然生活环境、教育背景以及学历水平上都不一样,单子啊喜欢喜剧这个方面,我们俩是没有区别的”。

3、消极变积极法,这是一种着重阐述态度变化的评价方式。

“这个项目最初是因为领导的要求,我推辞无果,不得已才加入进来的。但是既然已经加入其中,我就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这个项目可以成功实施。到了现在,我发自内心地感谢当时强迫我加入这个项目的领导。”

4、擅长领域比喻法,在需要发表看法时,先代入自己比较熟悉或擅长的领域,然后再进行评价。它可以帮助你成就你的个人特色。

5、流行热点法,从时下流行的事物或事件的角度去评价。“元芳,你怎么看?”

场景模拟

论格局

老板问“你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

“对公司来说,有您这样有格局的人真是万幸啊”(移情法)

“您这样的格局真是让我望尘莫及啊”(任意比较法)

“刚加入团队时,我的内心是彷徨的,但是直到深刻理解到了您的格局,我才确信没有跟错人”(消极变积极法)

“您之于公司,犹如乔布斯之于苹果”(擅长领域比喻法)

“您的格局堪比习大大在十九大上的规划啊”(流行热点法)

博君一笑,认真你就输了:)

做到“表达有趣”的七大要素

1、高低对比法,“鸟取县虽然没有星巴克,却有全日本第一的沙丘”“即使大家讨厌我,也请不要讨厌AKB48”。

2、V字回复法,即先抑后扬。“我不是喜欢,而是非常喜欢”“《你的名字》可以说是今年最差劲的一部电影了。因为太好看所以让我看了一遍又一遍,甚至想去电影中出现的地方亲眼瞧一瞧。这简直是在占用我宝贵的时间。”

3、最高级法,“谢谢你的款待,这是我迄今为止吃过的最好吃的寿司”“谢谢大家的祝福,这是我进公司25年来最幸福的一刻”

4、反复强调法,让你的发言更有深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我喜欢你,我喜欢你”“够了,够了”

当有人问你,“这份策划案有意义吗?”答:“这份策划案正是因为没意义才有意义”。

5、比喻法,有些难以想象的故事情节,“让我心中刺痛”“仿佛被车子碾压过一般”。

6、数字法,乔布斯非常擅长使用数字。

“你知道会有多少人买这台电脑吗?上百万!如果我们能把开机时间缩短5秒会怎么样?每天节省下来的时间就是5乘以一百万。这已经相当于50个人一辈子的时间了。开机时间缩短5秒就能拯救50个人的生命啊。”

(乔布斯认为苹果电脑的开机时间过长,要求工程师进行改善)

“99美分究竟是多大一笔钱呢?今天早上,有多少人在星巴克买了拿铁咖啡呢?一杯拿铁要3美元。有这笔钱就能买3首歌了。全世界今天一天究竟能卖出去多少杯拿铁呢?”

(针对有人认为iTunes商店每首歌卖99美分太贵的问题)

“虽然地价一直在飙升,但我认为这是值得的。因为顾客来这里就不需要花费20多分钟了。只要走个20步就行。”

(解释为什么苹果专卖店要建在最繁华的地带)

7、借用关键词法,借用当时的关键词,或是前面的人说过的话,结合现场气氛进行回答的方法。“这样公开评价其他艺人,我觉得就不水灵了。”

还是学不会该怎么办:)

1、反问回去法,“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吗?”

2、甩给别人法,“这个问题某某比我更了解吧”

3、我不是很清楚法,在回答的时候,先说一句“我不是很清楚”,再把自己能想到的回答说出来。在说话的过程中,大脑经常会同时进行思考,等你想明白的时候就可以说一句“我知道了”,然后进行简短的总结。

5

命名力

命名会带来新生

起一个让人感兴趣的名字的能力。名字可以说是人和东西的一张脸,是个不容忽视的点。有了一个精确的名字,就可以精准地表达需要长篇累牍去说明的内容。给项目名字起得好,项目成员就会对这个项目抱有感情,这样就可以提高士气,创造出更好的成绩。

命名时可以参考地名、神的名字、天体名、动植物名、矿物名、人名、小说、动漫、电视剧、电影、音乐、明星、领导人等。

命名基础的3S原则。

商品命名的方法

1、直接阐述功能型,例如丝线牙签、腋下吸汗贴、微波炉一扫净、毛发收集器、肌肉舒缓剂。

2、组合型,以用途加上效果的方式命名。如果文字有重合的部分就省略掉,或是进行一些变化,巧妙地使用谐音等。如头痛消(消除头痛)。

3、用途 语感型,既可以让客户明白产品的用途,也考虑语感,让商品名读起来更顺口。如退烧贴(退烧 贴布)、消雀灵(消除 雀斑)、口气管家(口气 管理)、伤口泡泡(伤口 泡沫消毒剂)。

创造一个新词来给抽象概念命名的方法

1、省略型,AR30——around thirty形容30岁前后的人。高中——高级中学。美国——美利坚合众国。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会。

2、组合型,如孝顺游戏、电话皇后。

3、首字母型,FBI、NBA。

4、借用谐音型,里根经济学(Reaganomics)

5、二次创作型,用已经流行起来的新词为基础,创造出另一个新词的方法。

注意事项:对自己的体验、想法、发现进行抽象概括并命名的时候,类似XX法则、XX理论、XX规则、XX计划、XX定理、XX症候群更合适。

当名字起好后,记得用“眼口耳脑心法”检查名字是否有问题。

6

比喻力

即兴说一个叫人拍手称赞的恰当比喻

在说明某个东西的时候,把它比喻成别的事物进行解释的能力。一个恰当的比喻可取代原本所需的长篇大论,让你的表达变得简洁易懂。

1、从没什么关联的两件事中寻找共同点是掌握比喻力的第一步。如果说“人生是登山”的话,就要去发现“人生”和“登山”之间的各种相似之处。比如可以有下面这些:

●有上有下。

●没有地图的话会心里没底。

●以为自己已经到达顶峰了,可到那儿一看才发现一山更比一山高。

●行李最好能轻点,但什么都不带的话又有点担心。

●登顶之路并不是只有一条。

●越往上走,看到的景色就越是不同。

只要坚持这种寻找事物共同点的训练,你的比喻力就会越来越强大。

2、明喻和暗喻。

“蝴蝶般的步伐,蜜蜂般的刺拳”(明喻,形容阿里的拳击风格)

“写什么都行。只要写了字就行。但是这东西必须要有人来写。所以,我就来写了。我就像是扫雪工一样。文化扫雪工。”(暗喻,村上春树,文化扫雪工)

3、善用比喻来吐槽

“你这简直就跟到了11月才开始卖凉面一样!”

(对那些赶不上潮流的人说)

“这简直跟大夏天的洗完桑拿再参加篝火晚会一样!”

(出外景条件艰苦的时候)

“这简直是穿学校泳衣的赢了穿鲨鱼皮泳衣的!”

(形容那些后来居上的人)

“我说,你这已经不是简单地践踏我的心了,你这是穿着钉鞋在践踏啊。我这颗玻璃心啊,哗哗碎。”

(别人总是说一些难听的话刺激他的时候)

“吓到了吧,一个个的都跟海啸前的海水一样缩回去了。”

(观众对山田的发言大为震惊的时候)

“内心独白的声音太大了好吗?”

(听到主持人小声说他‘好恶心啊’的时候)

“我只有接吻这个技能一直没有点亮。”

(当别人说他好像对接吻很懂的时候)

“温差太大我快感冒了。”

(参演艺人的情绪有高有低的时候)

“简直是一居室里住了15个人。”

(出外景吃得太饱的时候)

“这已经不是飘忽不定了,你这是在做眼保健操吧!”

(对眼神飘忽不定的搭档说)

4、掌握成语、俗语、格言去进行评价。

抛弃私情忍痛处分某人的时候可以说“挥泪斩马谡”。

投标失败之后再次尝试的时候可以说“卷土重来”。

下属的资料里缺少重点内容的时候可以说“缺少画龙点睛的一笔”。

此外,还有来自《论语》的成语和句子,如“闻一知十”“和而不同”“后生可畏”“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见义不为,无勇也”等。

来自《老子》和《庄子》的成语和句子,如“上善若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知足者富”“君子之交淡如水”“螳臂当车”“无用之用”等。

另外,还有“一网打尽”“渔翁之利”“合纵连横”“自相矛盾”“杞人忧天”“同床异梦”“四面楚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备无患”等可供选择。

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是在了解这个成语的出处和历史背景的前提下再用,这样才能更显学识渊博。

7

口号力

喊出一句让众人高度关注的口号

公司、团体、集体、个人为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简短概括作为自己的理念、主义、主张的句子或标语。想实现梦想,可以先用一句话去描述你的梦想,比如比尔盖茨“让每张办公桌上都有一台电脑”。

怎样提出一个深入人心的口号:

1、语言要简洁易懂,容易记住

2、要有点新发现或新理念

3、让这句口号成为指南针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日本作战的时候,打出的口号就是“Remember Pearl Harbor(不忘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偷袭位于夏威夷的美军基地珍珠港,给予停泊在此的美军舰队巨大的打击。12月8日,美国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在国会发表演说,要求对日宣战。

他的演说以“昨天,1941年12月7日是屈辱的一天”作为开场,谴责了日军卑鄙的偷袭行为,要求美国采取一切方式保卫国家,与日军作战。

在此之前,美国国会中一直是反战派占据绝对优势,罗斯福本人也是因为曾经承诺不会挑起战争而成功连任,但是这次演说却让罗斯福的提案得到了参众两院几乎所有议员的支持。

美国国民原本也大都并不赞成参战,但是在政府打出“Remember Pearl Harbor”的口号之后,很多人都变成了主战派。就这样,美国最终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不管结果是好是坏,一句口号确实可能改变历史。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