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自下而上》读后感_1100字

(2019-08-17 02:02:45) 读后感

《自下而上》读后感1100字

◆书中的“自下而上”是一个时空概念,要理解这个概念,必须先明白与之相对的“自上而下”是什么意思。人类认识一件事物的存在时,倾向于将他们归结于一个清晰可辨的“因”,例如,电灯之所以存在,是爱迪生发明的,人类之所以存在,是上帝创造的,文化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类基因突变导致了认知革命。这样一种认识虽然便于理解,却摒弃了任何一种存在背后的时空意义,忽视了事物自身积累演变和内生机制作用的环节。
◆相对的,“自下而上”是两方面的含义:第一,事物的存在与发展,是经过较长时间尺度、由古至今的演变,而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演变的核心机制,是“试错与突变”。例如,船之所以能够航行,是因为有无数的船只被大海所淘汰,而某一次创新(突变)则能够脱颖而出,可谓是大海塑造了船只。又如,一些观点认为,文化的产生,是经过某一次认知革命后,突然出现,但作者认为,只有当智人积累了一定的文化后,基因突变才具有积累相对优势的导向,以筛选能够适应、发展文化的基因。显然,作者认为自然选择理论在很多领域都具有普适意义,但后面优生学的章节则明确地指出,如果人为地按照自然选择的思路去干预人口,不仅达不成目标,还导致了人类史上最残忍的事。
第二,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在空间上必然是由“微小粒子”施加由内而外的影响,形成“自组织”效应。就外界环境的作用而言,大多数自上而下的环境因素(书中称之为天钩),例如政策、规划、教育,都无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只有当环境与个体在较长时间尺度下、形成互动发展的关系时,环境成为个体试错并演变的标杆,才能决定个体的发展走向。关于性格发展的例子,书中的结论似乎不同于常识:性格一半是由基因决定的,另一半来自于其它决定因素,但并不怎么包括家庭环境因素。佛洛依德的“童年决定论”,在作者看来更像是一种无法证伪的玄学。对于自由意志,作者认为它只是体内各种内生因素综合作用下,个人脑海中产生的一种错觉,看似我们的意志决定了行为,其实是我们的行为控制了我们,我们的意志只是需要为行为找到合适的理由,自圆其说而已。
◆书中的观点无所谓对错,最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自下而上”的思维:认识一件事物,先认识它的内在和过去,学习一件事物,先抛弃加之于它的各种天钩。自上而下式的规划告诉人们什么是正确的,那么自下而上的演变则如此回应: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永远没有“正确”的路径,未来难以预料,黑白界限模糊,与其想着能成为什么,不如拥抱这个美丽又残酷的现实,好好活着就罢。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