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三叉戟》读后感_1200字

(2019-08-29 20:53:22) 读后感

《三叉戟》读后感1200字

昔日经侦精英、如今是看门老头儿的崔铁军,昔日辣手神探、如今是社区民警的徐国柱,昔日预审专家、如今是一心扎钱的潘江海。三个性格不同、办事方法迥然的老警察就是这部小说的三位主人公。这部公安题材的作品没有选择以往同类题材偏好的凶杀、贩毒、打黑等案件作为故事载体,而是选择了不太被人所熟知但近年来比较凸显的涉众型经济案件,这三位主人公在合作中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同仇敌忾、齐心协力,而是各自打着心中的小算盘,只抄自己认为的近道儿干活,于是这个心不往一块使、但惩处罪恶目的相同的“三叉戟”便形成了。
其实对于以往公安题材的作品大概可以分成两类:一种是刑侦题材,以推理破案为故事构架;另一种是主旋律题材,以弘扬和讴歌公安机关或英雄模范为主要目的。以上两类题材出自公安部的群众出版社作品居多。但近年来,诸如像吕铮、常书欣这样的作者往往从反英雄主义的角度切入,故事中的警察也更趋向于有血有肉的现实人物,比如说主角大多脾气暴躁、容易以暴制暴、有一定的道德和性格缺陷,当然,一般在设定上会给予他们“反”的理由,比如惨遭杀害的搭档或情侣,迂腐无能的体制,道德沦亡的社会风气,昏庸愚蠢的上司等等,因此他们必须跨过道德和规则的约束去伸张传统意义上的正义,像《三叉戟》、《黑锅》、《余罪》这样的作品就是很好的范例。
本书的三位主人公都是警界老炮儿,做起事儿来不拘一格。为了审人,能让自己媳妇包饺子诱骗嫌疑人招供;为了线索,能和社会上的三教九流称兄道弟;为了破案,能用下三滥的手段和对手周旋。他们的行事手段游走在法律边缘,从主旋律意义上来说他们算不上是好警察。并且,这三位还各有各的故事,也各有各的难处,“大背头”崔铁军,因查案而死去的亲生弟弟是他二十年来心中过不去的一个梗;“大棍子”徐国柱,因二十年前击毙了嫌疑人而因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大喷子”潘江海,家里有妻子和生病的女儿需要照顾,他们都在为一年后退休的后路做打算,在这种状态下侦办经济案件是最容易被腐蚀的。他们也不是没有遇到诱惑和阻力,“三叉戟”甚至还差一点就分崩离析,但是在面对犯罪分子时他们仍然拿起了手中的家伙,只因心中正义的信念。正如其中一位主人公崔铁军说的:“要想当个好警察,就得比流氓更凶,比骗子还狡猾,比罪犯更强悍,但心里要装着善良和原则,知道自己是在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正义”。作者恰恰通过这种反英雄主义的手法诠释了英雄主义。
故事结尾有点虎头蛇尾,作者像是迫于某种压力而草草了事,使整部作品看起来有点头重脚轻。但是这种写作手法的意义远远大于故事本身,我真心希望能多一些像吕铮这样的公安作家,弘扬主旋律的手段也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要不然再弘扬也不会被观众和读者所认可,尤其是对公安队伍建设来说这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要让这队伍里的人有认同感、有自豪感,这样才能使整个队伍有凝聚力、向心力。
最后四星推荐本书。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