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快车谋杀案》_读后感_600字
(2020-01-13 03:49:52) 读后感 -
《东方快车谋杀案》_读后感600字
补课周用大把的自习课时间看完了,好友强烈推荐下看的。始终觉得叙述比较平,因为章节分的很明白,背景 证词 十个问题 两个结论,让人读起来觉得是被一步步代入,跟着波洛的脚步深入案件。但是就是这么个不是特别曲折的故事,就像心里总有个魅惑的声音诱惑者我,语文课实在听不下去就开始看了小学生行为
推理小说不好写就在于,不知道怎么呈现在读者面前。线索描写不可过火,又少不了笔墨。不同于东野圭吾的分人物视角叙述,阿加莎是分阶段叙述的。其实因为这次对十二个人的描写,我因为名字记不住看得稀里糊涂,决定回去补电影
事起于多年前的一场绑架案,一个美国家庭的不同身份的十二个人成立陪审团,私自给绑架案中的主凶下了死刑。不太会吹阿加莎的手法,但是就我推理爱好者而言,阿加莎的案情安排需要时间领悟。比如审问车厢里的人时,用带H的手帕试探;比如对于案发现场留下的纽扣以及手帕,本以为就是那几种结论,但是波洛却要反推凶手心理。其实我至今不太明白,一开始那个现场留下的已经烧焦的纸条,波洛是怎么用帽盒里的铁条夹着在酒精灯上烧,然后看见上面的字的??
这样的一个案情,读起来怪可爱的。大家联合起来,给逃脱的绑匪判定一个死刑。就像简介所说,足见阿加莎群像描写的深厚功底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