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信息简史》读后感_1000字

(2019-08-02 15:49:03) 读后感

《信息简史》读后感1000字

全书开宗明义第一句话:万物源自比特,已概括了本书所要讲的内容。

万物是如何源自比特的呢?

1、非洲鼓与原始口语:信息已有了编码的色彩,鼓声与意义相合,语言从心灵深处投射到外界,非洲鼓和原始口语都是语言的映射。编码和解码是蒙昧的,尚未被统一和标准化的。所言即所见,所见即所言。

2,书写的语言,固化的符号。这是来自心灵的意义在文本的映射,所言不一定是所见,由所思到所言到所书,经历了不断编码与解码的过程,所言转瞬即逝所以只能描绘当前所见之物,所书则超越时间和空间,将未来现在过去尽收眼底,在记忆和情感的混杂中,所书向着更抽象的层次发展,意义可脱离当前之所见呈现。此时,花非花,雾非雾,花是过去所见之花也是他人所见之花,雾弥漫在眼前,更渗透于过去和未来,并浸淫于所有思雾的人的心间。人类从逻辑和修辞的角度去研究语言中的意义建构,用更抽象的表达去阐述人所思的世界(创造第二世界)。符号与意义不可分开,“信息”概念尚未产生。

3,词典的产生。词典是将所书之语言标准化了,人们开始致力于为抽象世界建构秩序,所书与所见通过意义建构而相互对应,使所见尽可能的为人可认识的所见,没见过所书之物的人也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对所书之物的认识。词典是对书写语言的映射。数学家们开始希望以更简单的数字来表示复杂的语言。

4,机械时代的工程奇迹(信号塔,巴贝奇的微分机等)。意义有剥离的趋势,语言映射在机器上。将所见所思通过特殊的编码方式形成齿轮的运转。齿轮无需懂语言的意义,其根本作用是在远距离信息传输中尽可能还原所思之人所言。至语言被编码为电流脉冲,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与语言学家、数学家等一起加入到对语言和编码的研究中。

5、信息论的诞生。信息从意义中剥离,只是多种可能性的一种,是一种概率论上的问题。语言转化为信号,信号的发送,人进行解码,语言得以还原。语言是数学的游戏,是工程师手中的玩具,是人的语言,也有机器的语言。由此,心理学、物理学、生物学等的研究范式发生了重大转移。人们用信息论的相关概念重新思考这些学科,万物源于比特,都可转化为0与1(从十进制到二进制),被解读、分析与思考。

6,信息归于意义。我们将抽象的复杂的混沌的意义从信息剥离,用数学和机器的语言将其表述,是为了向更多的人更遥远的未来沟通我们的意义。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