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谜:重新发现秦始皇》读后感_1600字
(2019-08-07 02:16:14) 读后感 -
《秦谜:重新发现秦始皇》读后感1600字
千古一帝秦始皇,这个雄才大略的君主身上隐藏了太多谜团。作者运用逻辑推理的方式结合已有史料试图还原秦始皇波澜壮阔的一生。
要读懂秦始皇,就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先分析秦始皇所处背景。宏观上,我们首先要明确秦楚两国有着长达三百多年的十八世联姻史。微观上,我们需要解读吕不韦和昌平君这两个关键人物。
秦楚同为中原各国眼中的蛮夷之国,两国有着悠久的通婚结盟历史。秦始皇的曾祖秦昭王之母宣太后作为楚国王女和其同母弟穰候魏冉共同执掌朝政数十年。秦始皇的祖父孝文王(安国君)作为王位继承人,最宠幸的也是宣太后的侄孙女华阳夫人。秦始皇的父亲异人以人质身份被送往赵国都城邯郸。异人作为安国君的中子(排行居中的儿子)并不得志,此为秦始皇出生前的大环境。
政治嗅觉敏锐的卫国豪商吕不韦认为异人奇货可居便主动与之相交。在他的运作下,华阳夫人收异人为养子并说服安国君立异人为继承人。另一方面,异人娶了吕不韦的姬妾赵姬,后者产下一子,即后来的秦始皇嬴政。据《史记》所载,赵姬嫁给异人时可能已经怀有身孕。秦始皇身上的第一个谜团身世之谜便源于此。作者根据战国时楚国春申君献有孕女给考烈王这一相似的故事推测这两件事情极有可能是后世伪造的。各国对王室血统的纯正性是非常重视的,在这件事情上造假需要承担极大的风险。
公元前251年,在位五十六年的秦昭王去世。安国君继位,三日后即病逝。异人继位,是为庄襄王。三年后,庄襄王去世。十三岁的嬴政成为新的秦王。此时宫中共有三位太后:秦始皇养祖母华阳太后、秦始皇亲祖母夏太后(异人生母)和帝太后赵姬(嬴政生母)。在这三人中,代表楚系外戚的华阳太后势力最强。后来秦始皇逐一铲除了夏太后支持的成蛟(嬴政异母弟)和帝太后背后的吕不韦与嫪毐。楚系外戚由此再次在秦国宫廷中占据主导地位。
吕不韦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这一条线是明线。与之相比,连名字都被刻意抹除的昌平君则是解读秦始皇的暗线。从有限的史料中我们可以获知昌平君的父亲是楚考烈王,母亲极有可能是秦昭王的女儿。换句话说,昌平君是秦始皇的表叔,并且身兼秦楚两国的王室血统。考烈王熊完在秦国为质时和秦国王女生下了昌平君,后来在春申君黄歇的运作下回国继位,昌平君则留在秦国。嫪毐造反时,昌平君便领军平叛。家世显赫的昌平君长期担任秦国宰相一职,后被贬往楚国旧都郢陈。在秦灭楚之战中昌平君造反,导致李信军遭到前后夹击,大败而归。秦始皇因而重新启用老将王翦,王翦不负众望攻破楚国都城寿春,俘虏楚王。昌平君在楚将项燕的拥立下成为末代楚王并在和王翦作战失利后被杀,楚国灭亡。
这里就引出了秦始皇身上的另一大谜团——皇后之谜。史书中没有留下任何关于秦始皇后宫的记载。按照秦国传统,秦始皇的皇后很有可能是楚国王女。秦楚两国长年通婚导致秦国宫廷始终有着楚国外戚的影子,曾担任秦国宰相的昌平君甚至作为末代楚王反抗秦国。在秦灭楚的大背景下,楚国外戚的这些事迹就成了讳莫如深的禁忌。昌平君的名字被史书遗忘应当是史官有意为之。作者从出土的铜戈中推断出昌平君的名字是“启”,这一段极为精彩,将历史推理演绎的淋漓尽致。
从始皇后为楚国王女这件事上不难推出另一件被史书遗忘的事情:扶苏的身世。秦末的楚国人陈胜吴广起义时打出了项燕和扶苏的旗号。这是很反常的举动,项燕作为楚将和秦国作战到最后一刻,打出他的旗号十分合理。但扶苏作为秦始皇的长子,秦国的法定继承人,打出他的旗号造秦国的反不合常理。更合理的解释是,扶苏是有着楚国血统的秦国王子,只有这样打着他的旗号才能凝聚人心。
作者用历史推理的方式逐一解开了秦始皇身上的诸多谜团,虽然有些地方逻辑不太顺畅,但瑕不掩瑜。作者的这种思维方式很适合用来研究历史。其实,研究历史和警察破案很像,都是从有限的线索出发还原事实真相。当然,历史的真相永远都不可能得到证实。我们只能尽可能还原历史,以史为鉴,这才是本书最大的价值。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