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恶意》_精选读后感_600字

(2020-01-21 03:42:30) 读后感
  • 《恶意》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恶意》_读后感_500字
  • 《恶意》_读后感_500字
  • 《恶意》_精选读后感_600字
  • 《恶意》_读后感_500字
  • 《恶意》_读后感_600字
  • 《恶意》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恶意》_读后感_400字
  • 《恶意》_读后感_500字
  • 《恶意》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恶意》_精选读后感600字

    《恶意》

    一口气看完。我怎么也想不到,所谓的“恶意”居然藏得这么深。越读到后面,越是感到一股森森的寒意,令我脊背发凉。

    (咳咳……以下内容好像有点剧透 )

    看了好几本东野圭吾的小说,基本上都是到最后才抓到真凶。而这次不一样,杀人凶手很快被抓到了,就在本书的前四分之一的部分,这么快?不合常理啊。

    有趣的是,随着加贺警官调查的深入,被害者变成了不以剽窃他人作品为耻的大坏蛋,施害者变成了受人压迫的可怜人,这剧情可真是大反转。

    我们似乎找到了“恶意”所在。不要被骗了!这只是刚刚开始。

    之后的剧情更是层层深挖,找出事件背后的真正原因,剧情再次发生巨大的反转,大坏蛋实际上是个好人,而那个可怜人其实是一个为了达到自己目的,怀着深深的恶意地精心策划了整个事件的人,就连自己被捕都是计划的一部分!

    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写作技巧与构思能力。一开始是以野野口的角度来写的,然后切换成加贺警官的角度,如此反复切换视角,中间还插入一些被询问者的视角,让我们更容易窥探到当事人的心理状态,同时我们也掉入了作者设置的陷阱——容易被误导,认为第一视角的陈述者是可以信赖的。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同样的感觉,想想真可怕。

    另外,书中提到的“校园暴力”正是一切事件的根源所在,可以说没有这些校园暴力,就不会发生后来那么多事情。

  • 《恶意》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恶意》_读后感_500字
  • 《恶意》_读后感_500字
  • 《恶意》_精选读后感_600字
  • 《恶意》_读后感_500字
  • 《恶意》_读后感_600字
  • 《恶意》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恶意》_读后感_400字
  • 《恶意》_读后感_500字
  • 《恶意》_精选读后感_500字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