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窗边的小豆豆(独家定制版)》_精选读后感_1500字

(2020-01-01 23:26:33) 读后感

《窗边的小豆豆(独家定制版)》_精选读后感1500字

#2020第三本#
我的小朋友们都读过的一本书,为了走进他们,我走进了这本书,没想到从颇有趣味读到手不释卷、废寝忘食,最后看到巴学园在战火中毁于一旦,不禁热泪盈眶、思绪万千……
能够在巴学园里上学的每个孩子是幸福的。尤其是小豆豆,她活泼好动,温暖纯良,却难免与世俗要求的“统一性”格格不入。还好还好,小豆豆有一位世界上最了解她的妈妈和默默爱着她的爸爸。妈妈把“退学”两个字隐瞒了她20年,永远微笑着认真地聆听着。退学后妈妈带着小豆豆来到巴学园这所天堂般的乐园。孩子们在这里可以无拘无束尽情自由地享受与教育有关的一切:
学习上,孩子们坐在特殊的电车教室里,他们不必固定座位和课表,每天的课程也只需自行安排自己的喜欢的顺序,可以因吃自己带来的“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吃饭前可以上台演讲合唱,吃完饭后校长带大家一起散步,平日里去寺庙郊游,在大礼堂露营、画音符、做韵律操…
交友上,孩子们不会介怀残疾的同学,热情地分享,释放着人性最真实的本善。运动会上精心设计的项目,一视同仁的种种,都让那些孩子从小就明白到:身体的残缺不会影响心灵的完整。泰和的突然死亡赚足了读者的眼泪,我们为何而哭呢?为的是这个强大勇敢的孩子,为的是自己也曾第一次经历过的无奈面对死亡,为的是小豆豆纯真的友谊。黑柳彻子在这样的校园中结交到了可以相伴一生的同学,这份真情令人动容。
这本书展示了世界上有一所学校可以让你尽情地做小孩,在小孩的时候活得像小孩的样子。这听起来不难,却难于登天。
作为孩子,我们必须活得像个守规矩的、社会化的成年人;作为儿童,我们不可以过儿童的生活,因为所有人都认为“儿童如果真像个儿童,那么必定不能成为成功的大人”,在这样无形的社会规则中,我们的孩子变得早熟、叛逆,我也常常感叹现在的孩子身上为何没有了孩子的天真烂漫,却尽是世故老成?细想来,他们不过是社会运转中的一环,当教育的车轮在应试教育下不停推进的时候,孩子早已失去了自我成长的权利,这是我们教育的遗憾。
能够建立这样一所巴学园的小林老师也是幸福的。在西方自由教育思想的熏陶下,他一定也顶住了许多压力才有了战争中的和平之地。书里种种体现出的教学理念:因材施教,自由平等,亲近自然,爱的感化,尊重差异,多元发展等等,现代的教育在硬件上可以随随便便就超越当时这所仅50名学生的学校,可在思想上却无人能及。巴学园在战火中被夷为平地,而小林先生的高度却永远不会消失,他的教育热情,那句“巴学园没有了,下一次,我们要建一所怎样的学校呢?”不会随着他的离开而停止。
小林先生告诉我们: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得到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正是这样平等的爱让我们铭记和感动,带给我们无穷的教育思考。小豆豆长大了,写下了巴学园的故事,这本书从日本开始传播到畅销全球,成为日本历史上销量最高的一本书。1000万本《窗边的小豆豆》是什么概念呢?把他们一本一本垒起来,有17座珠穆朗玛峰那么高。千百万读者各个国籍、年龄、职业全不相同,却因一本书让心灵融合在了一起。
强烈推荐给每一位朋友,也许你是个还没长大认字不全的小朋友,也许你开始有了青春期的烦恼,也许你已经长成了大孩子,也许你是个自认为合格的爸爸妈妈……我想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自己没长大的样子,都会憧憬羡慕着那所永远是欢笑的巴学园。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