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仨》_精选读后感_700字
(2020-02-18 13:51:16) 读后感 -
《我们仨》_精选读后感700字
最近断断续续的把《我们仨》这本书看完了,杨绛先生一开始就以梦境切入,虚实结合,如果不是了解了一些写作背景,很难猜出杨绛先生说的船只就是指的医院,供人休息的地方驿站就是连接思念的桥梁,那时候钱钟书先生已经虚弱的一点精神都没有,杨绛先生采用梦境编织一个善意的谎言,钱钟书先生只是去执行任务了,他还会回来的,她在自我安慰的同时,也给予自己心灵慰藉。我很喜欢她们家的氛围,其乐融融,一家人在一起,无忧无虑,工作的时候互不干扰,对知识的渴求达到了如痴如醉的状态,闲来无事专研学术,从不把时间浪费在应酬上。正因为如此的专心,才留下那么多的著作。钱钟书先生就是一本活的一点字典,你随便说一个字,他都能很快的告诉你在第几页。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育有一女-钱媛,钱钟书先生曾对杨绛说过,只想要生一个女儿,跟杨绛一样的。可见,她们的感情是多么的细水长流。阿瑗是一个贴心小棉袄,更像一个“小妈妈”,打点着家里的一切,她对工作认真负责,常常加班加点,正因为如此,积劳成疾,她对人平易近人,所以在文革时期,大家都明哲保身的情况下,大家还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家,说明阿瑗平时是很仗义的一个女孩。阿瑗与一九九七年在睡梦中离开了人世,享年六十,她的爸爸于次年一九九八年因病去世。痛失了深爱的亲人,在文革遭人陷害,在命运多舛的特殊时期,杨绛先生面对悲伤的基调环境下,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带着对他们深深地思念,把对她们的爱化为文字,记载下来,全书都是他们生活中的琐碎事,但温暖有加,很暖心。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